糖皮质激素的是与非(图片来自网络)
说起糖皮质激素,大家可能并不陌生。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且调节糖的代谢而得名。平常所看到的“XX松”“XX松龙”的药物,如地塞米松、泼尼松、氢化可的松、甲基强的松龙等,往往都是这个大家族的成员,对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都有调节作用,对水与无机盐代谢也有影响。1950年,英国药学家亨奇和肯德尔因为发现糖皮质激素,并且确证了它在风湿性疾病治疗上的效果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很棒哦!
糖皮质激素作为药物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作用神奇而强大,即使在其他药物都束手无策的时候,它们也可能仍有不错的疗效。可救人于危难之间,也可以治疗许多“疑难杂症”,真可谓是天使。它能抑制免疫反应、抗炎、抗过敏、抗休克、抗应激……对于急性严重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疾病、重症肌无力、溃疡性结肠炎、肾病综合征、支气管哮喘、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疾病,都是治疗的主力药物。还有一些疾病,如休克、败血症、脑膜炎、脑水肿、严重过敏等,也需要它发挥关键性作用。另外,还可用于皮疹、湿疹等皮肤病、前眼色素层炎、外眼炎症性疾病等眼部疾病等。根据病症病情需要,可制成多种剂型应用,如外用药膏、口服药物、输液、雾化吸入用药等。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时天使往往也会变成魔鬼,人们又因糖皮质激素一大堆五花八门的副作用而闻之色变。一般情况,外用以及短期小剂量应用中还是相对安全的,而在长期大量应用中,外来的激素可干扰体内的代谢过程,引起代谢紊乱,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副作用,比如蛋白质分解加快,蛋白质合成受抑,导致生长缓慢、肌肉萎缩、创伤难愈、皮肤变薄等。一方面会升高血浆胆固醇,另一方面可引起大量脂肪分解,重新分布堆积在脸、上胸、颈背、腹部及臀部等,形成诸如满月脸、水牛背之类的向心性肥胖。因影响水盐代谢,降低血概,尿概排出增加,长期应用可造成骨质疏松、低血钾。由于抑制免疫反应,但不抗病原体,可诱发或加重感染,或使体内潜在病灶扩散。另外还可损伤消化道,造成“甾体激素溃疡”和出血。个别病人有精神或行为异常,可能诱发精神失常或癫痫。所以,也有许多人认为糖皮质激素是“毁容”“毁身材”加上“毁脾气”,祸害不轻。除了用药期间的副作用,使用糖皮质激素还有另外一桩麻烦事――停药反跳。长期大量应用,由于反馈调节作用,可引起下丘脑-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突然停药,可出现恶心、呕吐、关节痛、情绪低沉、低血压、低血糖、休克等,严重危及生命。
了解到糖皮质激素这么多是是非非,临床上,医生和药师应根据不同疾病,慎重权衡利弊,正确选择激素类药物。一定要记得它的禁忌症: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病毒、细菌和霉菌等感染、严重的骨质疏松、高血压、活动性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严重的精神病史等。长期应用时,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以防止骨质疏松;应用胃黏膜保护剂、胃酸抑制剂来保护胃黏膜;定期监测血糖、血压以早期发现高血糖、高血压;平时饮食中注意低盐、低糖、高蛋白。在更好的药物出现之前,就需要我们合理应用这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