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经常表露的心理特征。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良好的性格,这样在长大之后也会更加地优秀。2到3岁的孩子正处于性格形成和养成阶段,父母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一些行为,来判断其性格特征,从而对其进行针对性教育,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2-3岁的小儿,逐步出现了自我意识和反抗意识,情绪往往不稳定,比如脾气暴躁,爱哭、不听话等。如果父母发现这种情况之后,一定要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否则他们的情绪就会越来越糟糕。孩子性格暴躁且爱哭,可能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表现。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良好的性格,这样在长大之后也会更加地优秀。那么,家长在培养孩子优秀的个性上应该如何教育和引导呢?
一、平等地对待孩子。在与孩子沟通是,平等地和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讲话,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长辈。当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我们用学会支持孩子,不要过分打压孩子,去倾听孩子心声,站在孩子的角度学会理解孩子。
二、学会尊重孩子。家长要意识到孩子家庭的主要成员,不可以把孩子当成自己去附属品,孩子有权利在家庭中发言,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轻易否定孩子,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可以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尝试,允许孩子犯错。
三、学会鼓励孩子。学会适时地鼓励,不要刻意批评,也不要过分赞扬。有效的鼓励能够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变得更加勇敢。
四、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孩子角度考虑问题,要控制自己的脾气,尽量不对孩子发火,用温柔且坚定的语调与孩子沟通。当孩子犯错时,先不要着急去批评教育孩子,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为什么会这么做?当我们了解了孩子的真实想法后,才能更好地去引导孩子。
五、要选择有效的沟通方法。家长在和孩子讲道理时,要学会创造机会,在孩子情绪比较平静或者心情愉快的时候和孩子去沟通,而不要在孩子情绪不稳定的时候跟孩子讲道理。家长不能没有任何依据就和孩子讲道理,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引导孩子去谈谈自己的想法,或者读一些小故事,让孩子通过故事去明白道理。
六、给孩子立规矩。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参与规矩的制定,这样孩子作为参与者有更好的接受度。孩子知道自己应该遵守哪些规矩,而且能够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总之,家长需要采取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这样才可以让他们养成良好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