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博览 > 科技热点 > 正文

未成年人的睡眠不足与解决方法

发布时间: 2024-07-19 09:50:23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 常规 ]

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唠叨中总离不开睡眠的话题。

“宝贝,该休息啦”

“我还不困,再玩一会”

“不行,到点啦!”

停在这里,思考一下,对于未成年的儿童来说,每天要睡多久才是合适的呢?

先公布答案,一般来说,6-12岁儿童每天睡眠9-11小时、13-17岁青少年每天睡眠8-10小时较为理想。那么,你家孩子睡眠时间充足吗?

实际情况是,当前我国大多数的学龄儿童都睡眠不足,下面带大家看一组数据。这组数据来自2019年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健康白皮书》,显示现在的小学生平均每天睡眠的时间是8.45小时,每天能睡眠9小时以上的学生只有40.2%,这就是说有59.8%的小学生睡眠时长不达标,甚至有32.2%的学生睡眠时间在8小时以下。中学生的睡眠时间则严重不足,平均每天只有6.82小时,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的中学生比例高达81.1%。

1.jpg

未成年人的睡眠不足,不仅引起家长的焦虑,也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睡眠不足会带来儿童发展多方面的问题。

  首先,睡眠会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儿童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期一般为晚上9点之后,入睡时间推迟或睡眠不足均会影响儿童生长激素分泌,通俗的说,是会影响孩子身高;

  其次,睡眠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记忆。睡眠不好会导致自身记忆力变差、难以集中注意力,从而降低学习效率;

  再次,睡眠会影响青少年儿童的性格形成。研究发现,睡眠质量较好的人,往往性格乐观并且社交能力强,相反睡眠不足的人容易神经衰弱或者抑郁;

  还有,睡眠不足还容易导致肥胖、高血压、免疫力减退等健康问题。

既然睡眠如此重要,我们就想知道,究竟是谁偷走了孩子的睡眠时间呢?

大样本调查发现,影响孩子睡眠时间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课业压力。家长对此很无奈,虽然心疼孩子,但为了能让孩子考上一所好学校、挣得一个好前途,也只能允许其夜以继日,加班加点;

  其次是睡前接触电子产品,如电脑、电视、手机等,这是让很多家长头痛的事;

  再次是环境干扰,包括噪音、光线、床品的舒适度,以及家长的睡眠习惯与孩子不一致等。

问题如何解决呢?

了解了孩子睡眠不足的原因,我们就需要有针对性地作出改变。这里先谈两个层面的做法:

家长层面

  要做好示范。家长要自觉做到早睡早起,作息有规律,不在孩子面前沉溺于手机等娱乐活动;

  要帮助孩子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家长要注意控制家居中的噪音、灯光影响;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下,孩子更能放松身心,拥有好的睡眠。

孩子层面

每个人都是自己睡眠的第一责任人。儿童务必要提高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学会为睡眠争取更多时间。这里提供几点建议:

  讲究学习效率。很多同学在面对学习任务时会“磨洋工”,这实际上就会导致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完成既定的学业任务就需要耗费更多时间,导致身心疲惫。所以儿童自己要学会制作计划、合理安排学业时间,以效率换取休息和睡眠时间;

  不要等累了才去睡。很多人以为身心疲惫才需要睡觉,这种认识不恰当。如果睡觉前的任务太多、兴奋度太高,神经活跃度难以降下来,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尝试吃点助眠食物。比如睡前喝点牛奶,牛奶里面含有的色氨酸和肽类,可以帮助我们消解疲惫并很快入睡。

好的睡眠习惯需要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良好的作息习惯是可以培养起来的,只要你愿意而且从现在开始作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