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智能发展水平多表现在信息加工、运动操作和思维推演过程中,特别是解决各类具体问题,并在这样的过程中进一步得到发展。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来说,空间智能的发展意义重大,这有益于其认知外部世界并指导自己的各种探索活动,增强其运动能力。有研究表明,幼儿的空间记忆能力甚至超过成年人。
心理学认为,人的空间智能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空间感知(感知空间中各种物体的形状、位置、方位及其移动)、空间可视化(对复杂空间模式的感知)、心理旋转(想象物体的旋转及其旋转后的样子)。儿童的空间智能与其先天遗传因素有关,个体空间智能的发展可能性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但是,先天发展的可能性要想更充分地变为现实智能,则需要后天的有效训练。
婴儿先从学会爬行开始与空间互动,探索和理解所在的这个物理空间。到了学步阶段,空间智能突飞猛进。随着自主运动的范围越来越大,其空间智能的表现越来越丰富,常常引起周围成年人的惊讶反应。
一般来说,3-7岁是培养空间思维的最佳时期。研究表明儿童的空间智能与未来数学成绩存在正相关,即早期空间智能训练可以有效促进儿童未来数学的学习成绩。甚至有研究表明,更高的空间智能水平可以预测儿童未来在STEAM领域(指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表现更好。
空间智能对人的发展如此重要,那么在儿童发展的早期可以怎么做呢?适当安排以下9种活动是可以有效促进儿童空间智能发展的。
1. 积木搭建
积木、乐高之类的搭建类游戏是儿童都喜欢的。积木具有各种形状,如长方体、圆柱体、锥体等,儿童在搭建积木过程中,需要观察、想象,这不仅能帮助儿童认识几何图形,也可以感知不同的空间关系,特别是在其能通过自己的方式构建出各种造型时,或许儿童开始体验到自己的成就感和创造乐趣。
2. 折纸游戏
折纸游戏过程中会涉及对不同形状的识别,空间位置及关系的理解。折纸过程中,孩子可以自由创造出不同的几何世界,裁剪位置的选取、折叠手法等都需要儿童调用自己初步学到的数学逻辑思维,通过不断地训练,会大大增强其空间思维能力。年龄较小的幼儿折纸时需要家长帮助他们认识各种几何图形及图形的组合、拆分等。
3. 拼图游戏
拼图游戏是非常好的益智游戏,它需要儿童细致的观察、调用心理模拟去想象各种空间组合。同时,拼图还可以培养儿童的专注力。根据儿童的年龄为其购买难度适宜的拼图材料,刚开始的时候要挑选简单一些的,通过不断地成功获得成就感,激发兴趣。但要注意及时更新材料和提升难度,保持其“挑战”热情。
4. 手势使用
大量研究证明手势可以辅助儿童更好地进行空间理解,空间智能水平较高的儿童往往采用更多的手势策略以辅助其进行内部心理活动。在表达过程中,采用手势可以增进空间信息加工,有助于提高儿童的空间智能。在儿童表达或解释空间位置时,家长可以多鼓励儿童采用手势进行辅助。
5. 地图使用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等认为地图识读可以促进儿童对空间的理解和思维操作。学习阅读地图可以帮助学龄前儿童学习大比例空间的空间布局。家长可以为孩子选取其感兴趣的地图、迷宫等让其进行阅读、模拟路线等。
6. 益智游戏
虽然不少家长谈游戏色变,但幼儿阶段还是以游戏活动方式开展活动比较合适,但这绝不是指“魔兽”之类的电子游戏。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益智游戏,特别是有助于空间技能的,可以让孩子进行一些练习,如“我的世界”等,这些空间类游戏有助于儿童空间智能的发展。
7. 心理旋转
心理旋转是一种空间视觉化能力,它让我们在头脑中对物体或图形的表象进行旋转操作,以达到相应的认知目的。这种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儿童的空间技能,在具体安排上可从二维旋转逐渐过渡到三维旋转。
8. 体育活动
运动协调训练可以提高儿童的空间智能,尤其提高其在心理旋转上的表现。儿童多开展跑步、舞蹈、体操、游泳等,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还促进空间智能的发展。
9. 音乐训练
有研究表明,听莫扎特音乐可以增强儿童的空间智能,这是由于音乐改变了个人的情绪,这反过来又促进了在空间任务上的表现。听音乐和执行空间任务在大脑皮层中具有相似的神经放电模式。多接受古典音乐的熏陶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
总之,加强儿童空间智能的训练方法很多,家长或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个人特点、现实条件有选择地进行。这些训练可多以游戏化方式进行以激发孩子参与的兴趣,将其变为自己喜欢的自主选择的积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