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年龄多大,吃喝拉撒睡都是人之大事。成年人一般都能照料自己的生活起居,而年龄尚小的婴幼儿则需要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来照料。托育机构中的孩子大多处于2-3岁,对其吃喝拉撒睡的照料显得尤为重要。生活照料在促进孩子身体发育健康长大的同时,也是重要的心育渠道。换句话说,孩子早期的心智成长也主要是在生活过程中实现的。
所以,今天专门聊聊婴幼儿生活照料及其注意的心育问题。
一、聊聊孩子的吃饭
情境回放:爷爷奶奶端着饭碗跟在孩子后面喂饭,或者孩子两眼盯着手机或Ipad,一边看着屏幕一边吃饭;或者孩子这不吃,那不吃,挑食、偏食……。关于孩子的吃饭,爸妈们也是费尽心思。饿了吃,困了睡,这是人的自然需求。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吃饭问题呢?
关于孩子吃喝照料,人们有各种担心和焦虑:母乳对孩子好,可没有奶水怎么办?孩子能吃饱吗?什么牌子的奶粉好?孩子会营养不良吗?
有过多焦虑,很多成年人在照料孩子时不能有效捕捉孩子饥饿信号,常常主观判断孩子是否饿了,是否该喂食了。渐渐地,过度喂食让孩子连感受“饥饿”的机会都没有啦!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自我意识逐步发展,在没有感觉饥饿的情况下,孩子自然不愿意按照成人的要求进食。于是,有的成人就使用各种手段来威逼利诱孩子进食,如“你不吃饭,我就不喜欢你了”,“你吃饭,我就给你玩Ipad”,“来,你吃一口,再去玩”等等。这样,孩子习惯性地将外在附加条件和吃饭结合起来,于是吃饭变成了外控行为,甚至很多时候成为孩子“要挟”的手段,显然这不是积极的人格特质,是心育工作中要设法避免的。
当孩子表现出各种吃饭问题时,我们先要停下来,去观察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尊重孩子的需求,引导其积极回应,孩子就能愉快进餐。
在选择食物方面,我们需要给孩子提供环保新鲜、容易消化的食物,尽可能避免给孩子提供预先加工好的食品,以及含糖分的零食、饮料等,这些食物的不当摄入都会影响到孩子的食欲。
二、聊聊孩子的睡觉
“我家孩子中午或晚上睡觉,都要抱着哄,不只是抱着轻拍,还要抱着走楼梯,哎……孩子越来越大了,外公外婆也抱不动了,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位妈妈讲到孩子睡觉问题时焦虑的样子我至今难忘。
从孩子刚出生起,爸妈们都想把宝宝培养成为容易入睡、睡眠规律的孩子。睡眠好的孩子精力充沛,有利于大脑发育,以及认知、情感发展。为了帮助孩子尽快入睡,我们习惯性地抱着、轻拍孩子。这样,孩子会习惯性地将外在条件和睡觉结合起来,产生了与喂食类似的问题:睡觉必须和附加条件——“抱”、“轻拍”、“走楼梯”结合在一起。于是,睡觉也变成了外控行为而不是由内在生理因素决定的了。
孩子间的差异很大。有的孩子容易入睡,有的孩子难以入睡;有的孩子睡眠时间长,有的孩子睡眠时间短;有的孩子睡眠深,有的孩子睡眠浅,容易醒……我们要做的还是:去观察了解孩子入睡难、睡眠浅的原因,尊重、理解并满足孩子的内在发展需求,这样,孩子睡觉就会成为自然而然的过程并避免因睡眠带来的情绪不稳定性。
孩子犯困时会出现哪些信号呢?通常,其动作明显变慢,打哈欠,揉眼睛,变安静,对周围的人或物不感兴趣……父母如果及时捕捉到孩子睡眠信号并让孩子自主入睡,孩子比较容易养成良好睡眠习惯。
此外,父母可以创设适合孩子睡眠的环境,拉上窗帘使环境变暗,减少不必要的刺激等。同时,每天遵循固定的程序也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比如睡觉前先洗澡、换尿布,拉窗帘、讲故事,最后关灯、亲吻。每个环节对孩子来说都是可以预测和掌控的,这样孩子会觉得非常安全和舒适,比较容易入睡。
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了外控的睡眠习惯,该怎么办呢?以上面提到的入睡时需要“抱”、“轻拍”、“走楼梯”的孩子为例,父母可以先去掉“走楼梯”这一条件,抱着轻拍来哄孩子入睡,待孩子习惯这种方式后,再去掉“抱着”或者“轻拍”这一外在条件。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不要着急,根据孩子情况慢慢减少“条件”。
我们试着放下对孩子睡眠的各种期待,更多地去观察、了解孩子,跟随孩子的节奏,孩子一定能拥有属于他的好睡眠。到了一定年龄再进行睡眠时间的训练。
三、聊聊“戒尿不湿”
在“戒尿不湿”问题上,可能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一是坚持早把屎把尿,认为这有利于孩子更早地学会自主排便;一是坚持顺其自然,相信孩子迟早能够戒掉尿不湿,能自主排便。两派之争,使得有些家长无所适从,不知道该不该帮助孩子进行如厕训练?一般情况下,孩子到了3岁就会选择上幼儿园,而幼儿园里孩子多,老师很难顾及到孩子的尿不湿更换事宜。所以,需要提前进行如厕练习,帮助孩子戒掉尿不湿。
一般来说,婴幼儿排便控制肌肉到3岁左右才发育成熟。过早地把屎把尿,可能会导致孩子的排泄成为一种条件反射行为而不是生理控制,还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所以,不要在18个月前给孩子把屎把尿。
孩子能够在排便前用言语或者非言语信息告知成人,同时孩子对成人或者同伴使用马桶排泄感到好奇,甚至想要尝试。孩子发出这样的信号时,说明他在认知方面已经做好准备,成人就可以尝试帮助孩子戒尿不湿了。在孩子戒尿不湿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成人不要给予孩子过多压力,而要创设一个自然、轻松的氛围。由于每个孩子的膀胱容量、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等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孩子“戒尿不湿”的个体差异也比较大,家长不要总将自己的孩子和他人的孩子进行比较。同时,孩子在戒尿不湿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比如前两天会告知成人需要大小便,第三天又尿湿了,这都是正常现象,家长需要给予孩子更多的耐心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