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编号:JASKP2020011 作者:倪仪伟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
远古时代,日食现象一直被人类视作最不可思议的事情之一。在不同文明的传说中,这一奇观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意义。虽然早在西汉我国天文学家刘向就对日食现象进行了正确的解释,而在民间则普遍采用“天狗食日”来生动地描绘日偏食到日全食的过程。在同为四大文明发源地的两河流域,2600多年前泰勒斯能够预测日食,并巧妙地利用人们对太阳和神明的敬畏,为饱受战争疾苦的两国国民带来了和平。时至今日,我们已经能够利用天文学知识来合理地解释这一现象的成因,也能预测未来日食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幸运的是,在今年夏至日(6月21日),十年一遇的日食将完整地穿过我国的全境。但愿天公作美不下雨,我们在南京也能欣赏到奇妙的日偏食。
日偏食现象(图源:SDO/AIA)
何种神力造就日食现象?
太阳的直径约是月球的400倍,可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太阳和月亮看起来差不多大?这是因为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差不多正好是月球到地球距离的400倍。这样的话,月面和日面看起来就差不多大了。当然,无论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还是月球绕地球的旋转,它们的轨道都不是一个标准的圆,所以太阳和月亮看起来有时会大一点,有时会小一点。当太阳、月亮和地球正好连成一条线时,如果地月距离近一点,太阳将完全被月球所遮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日全食;如果月球距离地球远一点,月亮只能挡住中间一部分太阳,此时人们会看到太阳只有周围一圈会发光,这就是日环食,也被称为“金边日食”。发生日全食和日环食的时候,地球上也只有在一条狭长的区域才能欣赏,而在这个狭长的区域以外的很多地方,人们只能看到月亮遮住太阳的一部分,这个现象就叫日偏食。而当月球开始遮挡太阳但还没有完全运动到日地连线上,或者地月轨道和日地轨道不在同一平面上时,月球都只能遮挡日面的一部分,这种现象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日偏食。日食现象按日面被月球遮挡的状态不同,常见的有:日全食,日环食和日偏食(还有一种为比较罕见的日全环食)。
日全食发生示意图(图源:NASA)
观赏日食,又不仅仅是日食
经过刚才的介绍,我们应该大概了解了日食现象的成因了 。那么我们观赏日食是否只是为了见证火红的日面被月球一步一步“吞食”的过程呢?天文学家说,我们不仅仅可以欣赏“天狗食日”,还可以在日食发生时观测太阳大气中神秘的天文现象。
日珥,就是日冕之中神奇的现象之一,它得名于其形态,如同太阳的耳环,是悬浮在高温日冕中的低温高密度物质。在日全食发生时,我们可以在地球上看到日冕。如果日冕中恰巧悬浮着泛着红光的日珥,这将会是一幅极其壮丽的天文景象。若再借助望远镜,我们甚至可以观测到日珥当中物质的运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太阳大气的结构和动力学。
日珥(图源:NASA)
划重点,南京的日偏食时间不要错过!
本次日食现象在我国覆盖范围广,虽然只有川藏、云贵、闽南以及台湾等地可以见到日环食,但壮丽的日偏食同样具有十足的吸引力。在南京地区,本次日偏食的初亏(日食开始)的时间大约是北京时间14点39分,食甚(太阳被覆盖最多)的时间为16点02分,复圆(日食结束)的时间为17点14分,全程共历时近3个小时(预测数据来源于中科院物理所),天文爱好者可以选择合适地点和设备进行观测,但请注意,不要用肉眼直视明亮的太阳。最简单的办法是在纸上戳几个小洞,肉眼欣赏太阳光透过小孔之后落在地面的影子。没有纸也没关系,赶紧到厨房找一个漏盆也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