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记者 秦婷
近日,一辆游览车在台湾桃园机场联络道撞上护栏,随即起火,24名赴台旅游的大陆游客与台籍导游、司机共26人全数罹难。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人悲痛的同时也引起了公众对公共交通工具发生事故后逃生问题的关注。
当下,各地均进入持续的高温天气,汽车自燃事故频发,意外常常发生在一瞬间,因此,在事故发生前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以防范于未然,并掌握正确的逃生技巧以备灾难来临之时沉着应对,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大巴事故变数大 日常检查、维护很重要
2016年7月19日,24名旅客在8天7夜畅游台湾的最后一天,碰上了大巴出现火情、滑行撞击护栏、全车烧毁重大事故,包括导游、司机在内的26人全部身亡。事故发生原因目前仍在调查中。此前,台湾检方怀疑旅游大巴的起火原因是电线超载短路、或者是其它火源引起电器异常,但根据台湾桃园地检部门的最新信息,在采集勘验证物的过程中,检方发现驾驶舱破损的容器内、车前方门口被烧熔的地毯、下层行李箱的3个塑胶容器、驾驶舱燃烧的残留物等多处位置,都有汽油类成分反应。
南京江南公交客运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指出,大中型客车是交通运输行业不可缺少的载客工具,载客量大、运营率高、情况变数大,一旦发生事故,很容易带来群死群伤的重大事件,后果不堪设想。据统计,在大中型客车的重大事故中,碰撞侧翻、起火燃烧、疲劳驾驶、制动失效等占80%以上的概率。因此,相关法律法规在制定过程中,都会针对大中型客车的特殊性,着重强调其防火用电安全、相关的主动和被动安全项目。
“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大巴因安全问题引发的事故发生率,除了车辆本身要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外,其安全装置的定期维护及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培训也非常重要。”该负责人表示,在使用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对车辆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相关功能正常运作,如应急阀、安全门使用说明标识是否存在、能否开启、安全锤是否丢失等等。此次台湾大巴着火事件不排除与游览车公司工作中的一些疏忽有关,各方都应引以为戒。
高温天气 当心汽车发生自燃
“不要觉得事故离自己很远就掉以轻心,事实上,我们身边大巴着火的事件并不少见。加上近期气温持续攀升,汽车自燃事故频频发生,也需要重视。”南京市公安消防局宣传科参谋梅亮指出,夏季气温高,暴晒一天后车厢内气温升高,是导致线路短路、引发自燃的原因之一。
“勤检查勤保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车主平时要做到定时检查汽车线路,及时清洗车体隐藏的油污。”梅亮表示,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将车辆停放在车库或是阴凉处,不要直晒太阳,避免车辆在没有启动时就已经处于很高温度,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夏季自驾出行,如果路途遥远,建议增加休息次数,不仅是为了缓解驾驶员的疲劳感,也能让车辆得到降温的机会。
据了解,一般情况下汽车自燃先是冒烟,然后才会燃烧,倘若车主平常就有警惕性,闻到异常气味时,及早停车检查,起火事件可能就会避免。若汽车已经开始燃烧,可用车载灭火器灭火,如果火势蔓延,车主和乘车人员要及时撤离,报警求救。
在汽车已经着火且火势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冷静、快速地逃生尤为重要。中山大学安全工程研究中心的一项试验证明,人体耐受的最高温度是70℃,人体如果在70℃时吸入着火产生的烟气,短时间内就可导致昏迷。公交起火后约5分钟,车内温度即可达到70℃,且温度会继续迅速上升。也就是说,留给人们的逃生时间,最长只有5分钟。
“公交发生火灾时,第一时间应该通过打开的车门逃生。”梅亮告诉记者,一辆游览车通常有5个逃生门,司机门、乘客前、后门、紧急逃生门和车顶逃生门。车辆前后门可正常打开时,所有乘客应有序从车辆前后门疏散。如果车门无法打开,通常司机座位旁边和前后车门顶部各有一个应急断气开关,样子就像电扇挡位,按此开关可切断气路释放气压,手动开门。
车门锁死 应学会破窗逃生
在此次台湾游览车着火事件中,游览车左后侧的逃生门无法正常开启,是酿成惨剧的重要原因。检查方在对一辆同型号的游览车开至现场进行比对后发现,火烧车上逃生门上的“暗锁”未开启,导致车内外都打不开逃生门,阻断了乘客逃生之路。据了解,这种本不应该存在的暗锁是为了防盗才安装的,在未上锁的情况下,乘客用车内安全装置扳手就能推开逃生门,但一旦上锁,里外都打不开。
在前后车门锁死的情况下又该如何逃离火场呢?梅亮表示,车顶逃生门是第二备选通道。一般大巴车车厢前后顶部各有一个紧急逃生窗。旋转逃生窗的红色开关,也能打开窗口逃生。如果无法够及逃生窗,车内人员可以互相帮助,先将一人托举出去,再通过上下接力,将被困人员救出车厢。
在车门打不开的情况下,通过安全锤砸碎玻璃逃生也是一种重要的逃生方法。梅亮介绍,一般情况下,车厢前后以及司机座位处都配有安全锤,安全锤挂在前后轮附近的车窗框上,安装部位有醒目的标识。此外,现在公交车的车窗都是钢化玻璃,被打碎后这种玻璃会变成颗粒状,因此砸窗时不要顾虑打碎玻璃时会划伤自己,应全力砸击。
此外,网上流传着一些破窗“神器”,如:高跟鞋、皮带、钥匙等。记者了解到,这些“神器”在短时间内是很难砸坏钢化玻璃的。逃生锤是最好用的破窗工具,但使用时也需要技巧,不能用整只手握着逃生锤,要用手指捏着锤柄的尾部,运用手腕的力量甩出去。梅亮提醒,遇险砸窗的时候,要砸向玻璃的四个角,这是车玻璃相对脆弱的地方,然后用脚用力将碎掉的玻璃踹出车外,跳窗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