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博览 > 科技热点 > 正文

火箭的出征之路

发布时间: 2019-05-24 11:03:4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 常规 ]

火箭发射时的震撼场景想必会令你毕生难忘,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形体这么巨大的物体,是怎么“走”到发射台上的呢?

运载火箭的运输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段是从制造厂房运输至火箭发射场,属于长距离运输;第二段是在发射场内从组装测试厂房转场至火箭发射平台,转运距离比较短。火箭箭体本身就十分庞大,加上箭体上装有各种精密仪器部件,因此要在保证火箭结构和箭上仪器不受影响的基础上完成火箭运输和转运,任务的难度不容小觑。

我国的火箭运输有三种:铁路、公路和海上运输。其中,在2016年 “远望21号”运输船顺利将“长征7号”运载火箭运抵海南文昌清澜港。这也是长征系列火箭第一次由海路运往发射场,也是我国运载火箭第一次突破铁路运输的局限性,实现整体运输。三种运输方式相比较,公路运输距离过长且颠簸,铁路运输运力强但由于受铁路隧道直径的限制,直径超过3.5米的火箭就不能通过,海运则显得更为平稳、舒适。

火箭运输至发射场后,要在厂房内进行组装和测试,在临近发射窗口的前一周左右会转场至发射区。目前火箭的转场方式分为水平转场和垂直转场两种类型,就好像是是“站着”和“躺着”的转场。

水平转场是将火箭的芯级、整流罩等各个部段,分别转运到发射区,然后在发射塔架上完成火箭的吊装、对接和测试。比如“长征2号丙”火箭、“长征3号甲”系列火箭都是采用水平转场方式。这种转场方式的优势是不需要建垂直总装厂房,成本低,在航天发展的早期,多采用水平转场方式。但是水平转场的火箭,转到发射区后要完成垂直吊装和垂直测试工作,在发射区时间相对较长,不便于连续发射。

垂直转场是将“站”起来的火箭整体运往发射塔架。垂直转场对技术区的设施要求以及天气要求都很高,但火箭在发射区的时间较短,仅3至7天,因此连续发射能力强。在垂直转场的过程需要走好“稳、匀、准”这“三部曲”。“稳”指的是活动发射平台要稳如泰山;“匀”指的是转场要匀速前行,同时要对火箭的供电、供气、温湿度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准”指的是定位精准,火箭最终的停靠位置精度要达到毫米级,误差需控制在15毫米以内。而这“三部曲”对保证火箭结构和箭上仪器精度不受影响,以及实现火箭精准起飞具有重要作用。

在不同的发射场,需要根据地理气候环境情况选用不同的转场方式。比如,发射“长征3号甲”系列火箭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地处山地,不便于垂直转场;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海南文昌发射中心,地势比较平坦,垂直转场也比较容易实现。我国“长征2号F”火箭、新一代火箭“长征5号”“长征7号”均采用垂直转场,见图所示。

7.jpg

“长征5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场进行垂直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