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博览 > 科技热点 > 正文

致命害虫

发布时间: 2019-04-10 16:03:31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 常规 ]

昆虫已演化了数百万年,数量胜过世上其他各种生物。有些昆虫能占领一大片土地,有些会入侵你的皮肤,许多昆虫的外形优美却使数百万人死于它们所散播的潜袭疾病。

微信截图_20190410160400.jpg

在亚历桑纳州图森市郊的辽阔而不毛的索诺拉沙漠中,存在着一种极具危险性的生物——非洲蜜蜂。它们是欧洲蜜蜂的变种,毫不留情地侵入人群中,赢得了“杀人蜂”的昵称。1956年,有人不小心释放了巴西某实验室的杀人蜂,杀人蜂逃离后迅速向北移栖。蜜蜂每年以两三百里的速度移栖。从巴西北上至中美进入墨西哥。再于1990年10月自墨西哥逃往德州,然后大举向西进入新墨西哥洲,最后于1993年抵达亚历桑纳州。

估计自1956年被释放以来,非洲蜜蜂已夺走了两千余条人命。最致命的攻击发生在蜂窝遭人打扰之后,1993年就有一件案例,亚历桑纳州奥利亚的一名养蜂人受托至某住宅摘除蜂窝,约翰·麻梭曼躲在客厅里,满脸疑惑地看着养蜂人遭杀人蜂疯狂地攻击,他的白色服装上半身全被染黑了,整个上半身和脸部都爬满了蜜蜂,养蜂人立即逃离现场。约翰的妻子吉娜几分钟后返家,愤怒的蜂群仍不断地聚集,冲向吉娜的车子,不停地敲击着车窗玻璃。约翰用力敲着窗户大喊,想尽各种办法引起她的注意,约翰的警示奏效了,吉娜毫发无伤地驱车离开,蜜蜂一直追赶着车子,直到吉娜开了约半英里才罢休。然而邻居家的狼犬却无法离开,它被困在后院里,躲不开蜂群残酷的蛰咬,就像发疯的马匹,在院子里疯狂地奔跑。几个小时后,亚历桑纳州的首件杀人蜂攻击事件结束了,三户人家的宠物死于杀人蜂的致命毒液。幸好当天下午没有孩童在附近玩耍,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另一种常与蜜蜂混淆的致命蜇咬昆虫是黄蜂。但与以花粉为食的蜜蜂不同,黄蜂是肉食性昆虫,是其他昆虫的天敌,特别喜欢各种动物的蛋白质。美国有逾50万人对黄蜂的毒液会产生严重过敏,他们若被黄蜂蛰咬就可能致命。20分钟内,被黄蜂蛰咬后产生过敏反应的人,会感觉头晕目眩,通常致死的原因是血压降低导致心脏功能衰竭。

树皮蝎子是30个蝎子品种中唯一可能致命的。化石记录显示数百万年来蝎子的外形特征改变不大,却能活跃在变化无常的环境里。亚历桑纳州毒物防治中心平均每周要应付50多个不幸遭毒蝎子蛰咬者的电话。防治中心的朱德麦奈利认为,蝎子蛰咬事件层出不穷,是因为人们迁入的地区原本是蝎子的栖息地。爬进屋子的蝎子常在夜里四处活动,堆放着的衣服和鞋子通常成为它们白天的最佳藏匿处。人们穿上鞋子或衣服后,蝎子被困在里面,为了自卫就会蛰咬。蝎子分泌的毒液储存在尾部的末端,利用针状的尾节来注射毒液,它们攻击的动作非常迅速。遭树皮蝎子蛰咬就像被热火钳戳刺一样,接着从蛰咬处传出触电般的刺痛感,通常会直通心脏。严重的症状包括肌肉痉挛视线模糊及呼吸困难,5岁以下的幼童受影响最严重。由于现代医学的进步,1968年以来,亚历桑纳州未再出现遭蝎子蛰咬致死之例。   

另一种亙古存在的昆虫是蚂蚁。这种居家后院里常见的害虫,其实是史前黄蜂的无翼后代,对许多人而言,蚂蚁无害,只是令人讨厌。但美国西南部有种蚂蚁会致命——火蚁。因蛰咬后有灼烧疼痛感而得命,会大批群集地发动攻击。通常被火蚁咬的反应是灼烧感,然后红肿,约24小时后会产生脓泡,若置之不理,两三天后脓泡会自然消失,但搔抓脓泡会导致二度感染,若受害者对火蚁的毒液过敏,几次蛰咬就可能造成呼吸衰竭,美国南部约有1%的居民对火蚁的蛰咬过敏,被火蚁蛰咬就可能致命。1930年代在未觉察的情况下让火蚁混在运销的农产品中进入美国,离开原本的栖息地,缺少天敌来控制其繁衍,火蚁迅速扩大。火蚁繁衍能力极佳,蚁后24小时内能产2000各卵,聚落规模比本土的蚂蚁更大,逐渐驱逐或消灭了本地的昆虫,对栖息地生态具有负面影响。在不到60年内,适应力强的火蚁拓展了领土,在美国的生存范围面积逾两亿八千万亩,而且繁殖速度毫无减缓之势。火蚁的攻击性强,愈来愈多的人惨遭火蚁蛰咬。

鹿卑或黑足卑是嗜食人和动物血的体外寄生虫。虽然美国各地共有近百种卑,但只有鹿卑才会在四十余年内散播疾病殃及数千人而居民却浑然不觉。此事件始于1959年在康乃迪克州的美丽村庄莱姆,画家波丽莫瑞和家人饱受一种不明疾病所苦,一种类似病毒感染的莫名疾病,高烧、关节疼痛和头痛。症状一直持续了几年,挥之不去,却始终查不出原因。到了1975年,这种怪病在莱姆当地大肆蔓延,查不出病因,但周期性发病。最后经彻底调查后,政府卫生官员发现所有患者都感染了一种经由鹿卑所传染的细菌。调查员将这种新发现的疾病命名为“莱姆病”。人类与鹿卑接触的方式很多,其中一种明显易见,就是进入森林里,走在小径上误触了附有鹿卑的植物,卑会爬到寄主身上,然后向上移动,寻找合适嵌入口器的皮肤表面,接着开始吸血,附在寄主身上几天,若未受到打扰,卑会大量吸血,然后在脱离寄主的身体,如卑身上携带了莱姆病细菌,则很快就会出现症状。通常被卑蛰咬后二、三十天内,患者皮肤会出现大块的红斑。有些人不会进一步恶化,有些人会出现心脏及神经症状。在莱姆病的后期,可能会并发关节炎。因此莱姆病是集合了多种病症,虽然不足以致命,但患者会日益衰弱。人们必须定期检查身上有没有附着卑。

下面的两种虫是最可怕的人类马蝇和接吻虫,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嗜食人血。人类马蝇的繁殖习性很特别,它会选定一个可能的寄主,然后停在寄主的身侧,静候蚊子来吸食寄主的血,蚊子飞近时,人类马蝇会飞到半空中拦截,接着与蚊子搏斗,在缠斗的同时于蚊子的腹部产下八至十个卵。然后予以释放,寄生了卵的蚊子几天后再吸血,被害者体热会致使卵逐渐孵化,幼虫落到新寄主身上钻进皮肤里。钻进皮肤之后,幼虫会以寄主的结缔组织为食,造成溃疡似的肿疮。马蝇幼虫有一对尖牙似的嘴钩,能刮去结缔组织,在进食的同时一面扭动身体钻进体内,长到约杏仁大小的时候就爬到皮肤表面,落在地上。马蝇会袭击各种寄主,其中包括人,所以才被称作“人类马蝇”。

虽然马蝇令人深恶痛绝,但仍比不上长期与南美接吻虫近距离接触的痛苦。这种夜行虫会趁人睡觉时吸血。接吻虫的寄主很多,以人为主,它们之所以得命是因为接吻虫经常在嘴角吸血所致。寄主所排出的体热及二氧化碳会吸引接吻虫,寄主入睡后即成为接吻虫的目标。接吻虫有喙似的尖锐吸血口器,接近寄主时当成刺刀似地挥舞,刺穿皮肤,开始吸血。接吻虫会散播美洲锥虫病,一般称之为卡加斯病。接吻虫的蛰咬不会致命,会使人致命的是其粪便中有时可见的一种微细寄生虫,它吸血时会在皮肤表面排粪,经搔抓活揉搓之后,粪便会进入吸血造成的伤口中,病媒就是借此途径进入人体内,一旦进入血液,这种寄生虫会侵入心脏繁殖,心脏组织会布满大量的寄生虫,最后导致心脏衰竭。通常要经过多年后才会发现卡加斯病的症状。诊断出卡加斯病之后,唯一的治疗方法就是心脏移植。手术虽可延长患者的寿命,但无法根治此症。目前为止仍无法治愈这种慢性潜袭疾病。世界各地已经有逾百万人遭殃。

世界上最可怕的虫莫过于蜘蛛。这种蛛形纲的八足动物四处爬行,令人厌恶。蜘蛛多半无害,但有少数几种例外,最恶名卓著的就是黑寡妇。虽然世界各地都有珠腹蜘蛛,但只有在美国才称为黑寡妇(在澳洲称为红背蜘蛛,在南非称为鞋扣蜘蛛)。黑寡妇在美国南部和西部地区最常见。黑寡妇属于小提琴科的蜘蛛,之所以得命黑寡妇,乃因民间误信雌蜘蛛每次交配之后就会杀死雄蛛。但研究证明,雌蛛只有饥饿时才会杀死雄蛛果腹。黑寡妇的蛰咬像针刺一样那一觉察,约一小时内毒性发作,可能会导致胃部肌肉僵硬,然后局部出汗,约八小时内疼痛会加剧。几年前抗毒剂尚未研发之时,遭蛰咬的人约有5%会死亡。目前治疗黑寡妇蛰咬的方法很多,只会产生疼痛和不适,通常可以治愈。    

在美国有黑寡妇和隐士蜘蛛,西北部的太平洋海岸还有流浪汉蜘蛛。但这些蜘蛛都不比雪梨漏斗蜘蛛来得致命。原产于澳洲东岸的雪梨漏斗蜘蛛是世上最致命的虫,一次蛰咬即可在不到一小时内杀死一名成人。雪梨漏斗蜘蛛释放毒液的器官,是一对富有弹力足以穿透皮靴的尖牙。体型较大的蜘蛛尖牙长度可几近四分之一寸,嘴巴要向下开像匕首似地向下猛刺,蛰咬后数分钟即可感受到超强毒性的影响,雪梨漏斗蜘蛛的毒液会迅速蔓延使人产生痉挛性的瘫痪。患者会筋肉痉挛,有时极剧烈。最后患者会陷入昏迷状态。毒性会侵袭呼吸中枢,患者最终窒息而死。但经过14年的研究之后,1981年终于制造出一种抗毒剂,拯救了很多被咬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