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博览 > 科技热点 > 正文

“花和尚”大熊猫

发布时间: 2019-03-08 11:01:59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 常规 ]

有人认为,熊猫是因为太爱睡觉才长得这么胖,其实熊猫的睡眠时间并不多。因为熊猫的主要食物竹子的营养价值太低,所以它们不得不花很长的时间多吃一些竹子来保持热量,一只熊猫每天大约要吃掉45千克的竹子!巨大的消化任务要耗去它们每天从早到晚的16个小时,以致它们不得不少睡一点。

大熊猫也吃肉 1.jpg

从生物进化的观点来看,大熊猫在远古时,从食肉动物分化出来,犬齿和裂齿仍然比较发达,胃肠也像肉食动物那么简单、粗短。经过长期吃竹子,臼齿变大了,咀嚼面变宽了,生活在茂密的竹林里,以竹子为主食,无需迅速去追捕猎物,因而视觉、听觉变得迟钝了;养尊处优,心宽体胖,变成了现在那副胖乎乎、显得笨拙的体态。

大熊猫不但吃素,而且也吃荤呢!在竹林里,生活着一种小肥猪似的竹鼠,它们专吃地下竹茎,破坏竹林,成了大熊猫的冤家对头。大熊猫一听到“嚓嚓”的响声,就知道竹鼠又在撕咬竹茎了,立刻找到竹鼠洞口,使劲拍打地面,或者挖洞“抄家”,逼的竹鼠破门而出,落入大熊猫巨掌,成为它的美餐。科学家在解剖大熊猫时,还发现过它的胃内有毛冠鹿肉。可见大熊猫是个“花和尚”了,平时荤素搭配。在动物园里,工作人员会按时给它们羊肉末、牛肉末吃,有时还会喂点烤羊骨头吃,它们吃得可带劲了。

拯救大熊猫  

大熊猫是古老残存下来的动物,衰老的种群基因特性、食物高度特殊化、抗敌能力弱、繁殖能力低等,是大熊猫走向灭绝的内在因素,而人为地破坏山林,使大熊猫失去生存之地,再加上天灾病祸,竹子开花等,是大熊猫数量减少的外在原因。为了保护大熊猫的生存,我国采取了很多措施,在产地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制定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不断向人们宣传保护大熊猫。大熊猫研究中心就建立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内,为保护国宝发挥了很大作用。

为保证大熊猫的生存繁衍,我国政府将其定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并建立了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约12处,其中较为出名的有:卧龙自然保护区、王朗自然保护区、九寨沟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