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博览 > 科技热点 > 正文

我国将建月球科研站

发布时间: 2022-11-18 13:59:28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 常规 ]

6082662.jpg

据介绍,我国正在论证载人登月方案,不远的将来中国航天员将有望登陆月球,后续还将建造国际月球科研站,在这些新需求的牵引下,新型火箭的研制正在有序推进。

在人类奔向星辰大海的征程中,探测月球是走向太空的第一站。从20世纪50年代起,人类正式启动了月球探测之旅。前苏联和美国花费巨资,多次向月球发射探测器,并成功实现了人类登月的伟大壮举。月球是迄今唯一被人类涉足的外星球。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探索太空的神秘现象一直是促进人类科技和创新技术不断发展的动力,各国先进的技术为探月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因而探月工程成为各国科学家合作与竞争的新领域。并且,人类的太空之梦,远非仅仅是月球。月球作为地球的卫星,距离地球最近,两者相隔38万多公里,无线电通讯几乎是一瞬间,仅需1-2秒。而地球和火星之间,实现双向通讯需要1个小时的时间。所以月球将扮演连接地球与其他行星的中间站,成为人类奔向太空的第一个落脚点。

科学探测发现,月球具有较低的引力和缺少大气层,这有利于简化轨道器和登陆器登月的操作程序,更容易实现人类的太空任务。俄罗斯登月工程表明,应用机器人技术从月球采集样本返回地球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因此,月球是人类探测外太空最具有吸引力的目标。

月球具有一些地球所短缺的资源,也是吸引地球人的一个重要因素。像氦-3(一种氦同位素)大量存在于月球,但在地球含量很少。它可作为一种潜在的核聚变燃料,一种潜在的无限量和非污染能源。因此,丰富的氦-3是人类十分向往的资源。令人鼓舞的是,每一次人类对月球的探测都带来新的发现。像日本“月之女神(KAGUYA)”探测器和印度“月船1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发现新矿物质分布,以及探测潜在的资源区域。

在探月过程中,取得月球样品是探测中的巨大成果,对人类认知月球的历史和面貌及对人类未来影响都有重大意义。当年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时馈赠我国1克月球样品,我国科学家如获至宝,做了深度研究,连续发表了14篇研究论文,就此开启了我国探索太阳系星辰大海的征程。进入新世纪,我国探月工程后来居上,嫦娥3号、4号的仪器探测,尤其是嫦娥5号获取的1731克月壤样品,为我国科学家提供了实样,已经带来了一些全新的月球认识。

中国科学家对月球样品研究发现,月球遭受小行星和星际物质大规模撞击停止后,曾发生过多次火山活动,月球火山岩浆活动一直到距今20亿年前才终止,这改变了传统的认知,比以往月球样品限定的岩浆活动延长了约8亿年,表明月球在20亿年前还有火山岩浆活动。显然,月球冷却如此之慢的原因还不清楚,中国科学家表示要解答这一重要命题,需要提出全新的理论框架和演化模型,这无疑对未来的月球探测和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玄武岩的精确年代学数据还为月球撞击坑统计定年曲线提供了关键锚点,将大幅提高内太阳系星体表面的撞击坑统计定年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