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后期,经历了起起落落的人工智能随着神经网络技术的逐步发展,研究者及人们对它开始抱有客观理性的认知,人工智能开始进入平稳发展时期。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产生了海量数据,计算机芯片的计算能力也突飞猛进,这给神经网络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人工智能算法也因此取得了重大突破。随后,IBM的“深蓝”战胜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让人工智能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2012年举行的图像识别国际大赛中,多伦多大学辛顿的神经网络团队以压倒性的优势从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从而震动了整个人工智能领域。从此,以多层神经网络为基础的深度学习被迅速推广至语音识别、图像分析、医疗、金融等各个应用领域。
2016年,谷歌(Google)旗下DeepMind公司用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开发的围棋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战胜了围棋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它的升级版AlphaGo Master在2017年以3:0的比分打败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围棋选手柯洁,再次震惊了全世界,也又一次点燃了全世界对人工智能的热情,掀起又一轮人工智能狂潮。
如今,人工智能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研究也走出实验室,离开棋盘,渗透到我们衣食住行、工作学习娱乐的方方面面,在诸多场景和行业被广泛而深入地应用。世界各国政府和商界纷纷把人工智能列入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2017年7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发展升格为国家战略。美国总统特朗普也于2019年2月11日签署了一项名为“维护美国人工智能领导地位”的行政命令,正式启动美国人工智能计划。同日,白宫发文称,特朗普签署的美国人工智能计划将集中联邦政府的资源发展人工智能,以“保护美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