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证据表明,许多恐龙都会悉心照料自己的小宝宝。
比如,成群的皮布尔斯氏慈母龙(Maiasaura peeblesorum)选择植物和水资源都很丰富的地方作为繁殖场,挖出一个个圆餐桌大小的碗状浅坑作窝,窝与窝之间保持约9米间距,相当于一只成年个体身长的距离。每窝下18到20个像柚子那么大的蛋,宝宝孵出来时,四肢关节还没完全发育好,还不能外出活动,所以它们要待在窝里相当长的时间,需要爸爸、妈妈喂养照料(图116),如果爸爸、妈妈都要外出觅食,还要叔叔、伯伯、阿姨和婶婶来帮忙照应,时刻防备食肉动物的袭击。一直要等到宝宝们的四肢关节完全发育好后,才随族群一起迁徙、觅食。美国蒙大拿州西部的丘窦镇(Choteau)附近,已发现数以千计的这种恐龙化石保存在由火山灰沉积形成的岩石中,分布范围达2.6平方千米,可见它们群体的数量庞大,繁殖场面积的广阔。显然它们是在一次大规模火山爆发中,被弥漫的毒气烟尘呛死,尸横遍野,再被铺天盖地火山灰快速掩埋。它们窝里往往有很多宝宝化石,说明这些宝宝刚出生不久,还没有出逃的能力。
护甲萨尔塔龙(Saltasaurus loricatus)的情况也类似。在阿根廷帕塔哥尼亚(Patagonia)南部的奥卡马韦沃地区(Auca Mahuevo),也发现数量众多的恐龙化石保存在洪水泥沙沉积形成的岩石中,它们是被一场大规模洪水淹没掩埋的。这种恐龙的窝里也有不少宝宝化石,也说明这些宝宝孵出来后,要待在窝里一段时间,靠爸爸、妈妈的喂养照料,保护它们免遭食肉动物袭击(图117)。
刀背大椎龙(Massospondylus carinatus)的情况也是如此,在南非发现的这种恐龙蛋化石,里面的胚胎骨骼显示,这些小宝宝虽然一出壳就能行走,但牙齿却还没长,因此必须靠爸爸、妈妈先把食物吞进胃里,用胃里的小石子磨成糊糊,再吐给它们吃(图118)。直到它们长出牙齿后,才能自己去觅食。
蒙古鹦鹉嘴龙的情况也差不多,在蒙古和中国内蒙古已发现好几例妈妈和宝宝一起被沙尘暴掩埋在窝里的化石标本(图119,图120),说明这些宝宝是在爸爸、妈妈呵护下度过童年的。
图116 皮布尔斯氏慈母龙在照料刚孵出的小宝宝
图117 护甲萨尔塔龙面对蠢蠢欲动的食肉恐龙,围成一圈保护自己窝里正在破壳而出的小宝宝。
图118 刀背大椎龙刚孵出的宝宝还没长牙齿,要爸爸妈妈喂养到长出牙齿后,才能自己去觅食。
图119 蒙古鹦鹉嘴龙妈妈和孩子们一起被掩埋的化石
图120 灾难来临时,蒙古鹦鹉嘴龙妈妈和孩子们惊恐地依偎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