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记者 夏文燕
不久前,在由江苏省科协主办,江苏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江苏省高校科协、河海大学科协承办的第36期江苏省青年科学家沙龙上,来自全省的青年专家学者围绕准脆性材料展开了热烈讨论。
核废料处置、石油战略储备、页岩气开采等深部能源岩体工程都离不开准脆性工程材料。“准脆性材料通俗地说,就是一种被破坏后变形不大的材料。”河海大学朱其志教授解释说。研讨中,朱其志以“准脆性材料多尺度本构理论与应用”为题,详解了这一材料的最新研究和应用,揭示了其对重大工程设施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并提出重大工程材料隐患可通过建模进行科学预测的观点。
“我国的岩石力学问题十分复杂,我们所做的研究就是通过不断的取样实验,为材料做一个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就可以在工程建造前预测可能出现裂隙的时间,这样就可以做到有效的预警。”朱其志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开展的研究是处于基础阶段的研究,主要是聚焦材料特性,现场取样,做模拟和预测,掌握材料特性。“下一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关注耦合问题,通俗地说,就是进一步在研究预测中,加入更加复杂的影响因素。比如,地上建筑材料需要受到力和热的双重考验,而地下的构筑材料受到的考验更为复杂,力、热和地下水等都是影响因素,还有更加复杂的多重因素我们都会考虑进去,从而增强预测的准确性。”朱其志说,基于这项研究,未来可以预测很长一段时间的材料性状,最长甚至可以计算到十万年以后材料的安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