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 正文

【古人也观鸟】燕子:浪漫传奇的迁徙之路

发布时间: 2024-09-24 16:26:29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科学大众杂志社   浏览次数:        字号:[ 常规 ]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唐天宝年间,杜甫旅居夔州。时渐深秋,本应是燕子迁徙的季节,他却看见燕子仍未离开。眼前这一幕让他烦闷不已,想到自己本应为朝廷效力,却像这燕子一样在夔州漂泊。于是,杜甫在《秋兴八首》中,写下了夔州燕飞的景色。
1.jpg

图注:家燕聚集在野外电线杆上,俗称“燕子开会”,是即将迁徙的信号。

图片来源:Pixabay

 

先民们敏锐地观察到,燕子春分来,秋分去,精准地指示着四季的变迁。古人所说的燕子主要是家燕,也包括燕科和雨燕科的动物。相传在上古时期,黄帝之子少昊设立了中国最早的一套职官系统,其中就有玄鸟氏,职责是掌管春分和秋分,以正农时,这里的“玄鸟”就是燕子。尽管古人很早就知道燕子秋去春来,但是受限于当时的观察手段,他们不知道燕子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因而对燕子的生活充满了浪漫的想象。

01与燕为邻,两无相猜

2.jpg

图注:家燕喜欢在房檐下筑巢,与人亲近

图源:Pixabay

 

家燕在人堂下筑巢,与人亲近。古人普遍喜欢家燕,因而留下了许多家燕的观察记录。这些记录大多散落在浩瀚群书中,直到清代中期,才出现了第一部系统性的燕子观察记录《燕子春秋》。这个书名显然是在“碰瓷”史书《晏子春秋》,不过,《燕子春秋》也可以说是一部史书:它是一部燕子的观察史,以一年十二个月为线索,记录燕子的迁徙、筑巢、繁殖、育雏、出飞、捕食、换羽等过程;它更是一部燕子的文化史,记录了人们对燕子的认知和想象。《燕子春秋》的作者是清代训诂学家、农学家郝懿行,他是乾嘉学派《尔雅》研究的领军人物。不同于在故纸堆中寻章摘句的腐儒,他对于文献中的草木虫鱼,都力求亲自观察,绝不臆断,时人对他的评价甚高。《燕子春秋》全书虽不足两千字,却观察得极其细致。郝懿行发现从农历七月开始,家燕逐渐安静,不再叫唤。随着天气渐凉,家燕不再早晚活跃,越来越难见到。他还观察到,在此期间家燕的大腿逐渐丰腴,羽毛更换,为迁徙做好最后的准备。不久后,大量家燕聚集在野外,就像在密谋什么事似的,不出二十天,它们就消失不见。

02燕燕于飞,书证时变

 3.jpg

图注:飞行中的燕子

图源:Pixabay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古人在诗歌中用离开的燕子衬托送别的氛围。但关于家燕具体消失时间的讨论,却反映出物候的古今差异。

成书于先秦时期的《礼记·月令》《逸周书·时训解》和《吕氏春秋》等文献记载,家燕迁徙的节气时间是白露。而成书于战国到两汉期间的农事的历书《夏小正》记录农历九月大火星(心宿二)不再可见的时候,比月令稍晚。

《燕子春秋》记录家燕的迁徙时间是八月社日。社日是古代土地神的祭祀日子,分为春社和秋社,时间大约在春分和秋分前后,恰好与家燕的迁徙时间重合。家燕衔泥筑巢,与土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春社燕来相呼应,古人认为家燕在秋社离开,更体现出阴阳五行观念对物候观察的影响。

家燕的迁徙不是一夜之间就完成的,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物候现象。1962年起,中科院地理所组织了全国性的科学系统物候观察。研究显示,家燕的始见期由西南向东北逐渐推迟,最早的四川盆地三月初家燕已经出现,最迟的黑龙江流域要到五月初才能看到家燕,而作为古代政治文化中心的中原地区,家燕始见期大概在三月底到四月上旬,相当于春分到清明期间。而家燕的绝见期各地的差异不大,内陆地区九月底已绝见,而沿海地区十月初才会迁徙,相当于秋分到寒露之间。

从先秦到汉代,再到清代及现代,家燕迁徙的时间悄然发生变化。一代代与燕为邻的人们,记录着家燕迁徙的变迁。

03入海为蚧,衔草则蛰

 4.jpg

图注:崖沙燕在河畔土崖上筑巢,古人误以为燕子在洞穴中冬眠。

来源:Pixabay

 

秋天的燕子去了哪里,古人一直寻求着各种解释。其中流传最久的一种说法称,燕子在秋天变成了蛤蜊。这种观点在今天看来显得匪夷所思,但是在缺乏科学观测手段的古代,化生说反映了人们对动物迁徙的朴素认知。

在中国文化中,化生说是对物候变化现象最早的解释。“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古人相信世间在雷霆风雨、四季日月的变化下,生物与生物,甚至是生物与非生物间能够发生转化。苍鹰可以化生为大杜鹃、腐草可以化生为萤火虫,田鼠可以化生为鹌鹑,甚至风也能化生成虫。

古人认为,鱼(包括贝壳)和鸟有许多共同之处:它们都是生于阴而属阳,都是卵生,鱼游于水与鸟飞于天很相似。所以,鸟类到了冬天会飞到海边,化生为蚧,也就是贝类。不同的鸟会化为不同的贝类:一千岁的鸟会化为牡蛎;一百岁的燕子会化为蛤蜊;老蝙蝠会化为大蚶(古人认为蝙蝠也是一种鸟)。

另一种流行的解释是蛰伏说。蛰伏就是冬眠,古人观察到很多冬眠的动物,自然认为燕子也会冬眠。这种说法并非臆测,历史上有数次挖掘燕子的记录,其中最有名的一次是东晋“永嘉之乱”期间。当时,名士郗鉴率领乡人到山东峄山避难,当时饥荒盛行,连野草都被吃光了,郗鉴等人只好挖掘藏在河岸土坡里的野鼠吃,却不经意挖出许多燕子。古人认为燕子肉不可食,但这时候也顾不上了,他们将燕子分而食之,度过难关。

这种蛰伏在河岸边的燕子就是崖沙燕。崖沙燕在陡直的河岸或土坡上掘洞筑巢,相对不容易见到,所以古人对崖沙燕的认识较少,进而认为燕子在冬天会在土里或井里挖洞冬眠。《燕子春秋》还认为燕子冬眠的时候会用土将洞口堵上防寒,并且会寻来蛰草(传说中一种不会枯萎的草)衔在口中,一百天都不会感到饥饿。无独有偶,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也认为燕子会在池塘底下冬眠。

04跨越山海,再续传奇

 5.jpg

图注:跨越数万千米迁徙的雨燕。

来源:Pixabay

 

关于燕子的迁徙,第三种说法是渡海说,认为秋天的燕子会渡海回到自己的国家。宋朝传奇故事《乌衣国》正是基于渡海说演绎的浪漫故事。

《乌衣国》讲的是唐朝有一个人叫王榭,以航海为业。一次前往大食国(今阿拉伯)的途中突遭风浪,他抓着木板漂流到岸边,几乎要丧命之时,一对夫妇救起了他。老夫妇热心地为王榭养伤,还将他引见给国王。王榭发现这个国家的人们都穿着黑色衣服,因此叫乌衣国。老夫妇对王榭十分亲切,称呼他为“主人郎”,还将他们的女儿许配给王榭。住了一段时间,王榭思念故乡,向国王辞别。临别之际,国王赐给他一颗灵丹,称它可以救活一个月内去世的人。最后,国王让王榭闭上眼睛,和老夫妇一同坐上一台名叫“飞云轩”的轿子。

当王榭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坐在堂屋里,周围空无一人,只有梁上两只燕子在呢喃低语。王榭才意识到自己去了燕子的国度,那对老夫妇就是他家里的燕子。家里人见到王榭回来了,十分惊讶,纷纷前来慰问,唯独自己的孩子没有来。王榭一问才知道孩子已经因病去世半个月了,他赶紧取出灵丹,救活了孩子。这个故事传出来后,王榭居住的地方被称为“乌衣巷”。据说刘禹锡的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的就是这里。

渡海说的故事十分浪漫,但在古代并不占主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毫不客气地批评渡海说是“谬谈”。然而这种说法却最接近燕子迁徙的真相。

为了查明燕子迁徙的真相,古人进行过一些简单的实验。西晋有人剪断燕子的爪子作为标记,宋朝有人在燕子足上缠上红丝,他们都证实燕子每年都会回到同一个地方,但却无从得知燕子去了哪里。1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鞋匠也对这个问题感到好奇,他在纸条写上“燕子,你在何处越冬”,春天燕子回来的时候,他发现燕子腿上多了个新纸条“雅典,在安托万家越冬”。

现在,科学的环志方法揭示了燕子迁徙的秘密。一项日照地区的环志研究证实,燕子从山东出发,到达马来西亚越冬,两地的距离足有3960千米。而北京师范大学赵欣如团队运用微型光敏定位器对北京雨燕的追踪发现,北京雨燕每年7月启程,经过蒙古、中亚,飞过红海,穿越非洲中部,最终到达越冬地南非高原,全程14733千米,用时111天。

科学的研究破除了古代关于燕子的错误认识,但乌衣国的浪漫传奇仍在继续。每年春天,科学家和志愿者仍然在北京的颐和园、天坛等区域监测雨燕数量。保护这些长距离迁徙的鸟类,更需要迁徙路线上的各个国家通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