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养生堂 > 正文

腰间“游泳圈”可能是痰湿在报警

发布时间: 2025-05-15 11:38:58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 常规 ]


stock-image-344958420-XL.jpg

最近,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特色护理门诊内做中药膏摩的床位已经几乎全部约满。市民吴先生指着自己的腰带不禁感慨:“扣皮带就能感觉出来效果。不用节食挨饿,躺着被‘按摩’8次就瘦了3公斤,上完厕所连马桶都不再黏腻腻。”

痰湿肥胖:你减不掉的不是肉,是黏糊糊的代谢垃圾

脾胃如同身体的食物加工厂,负责将饮食转化为能量并运输至全身。痰湿体质者常因饮食不节,如嗜食油腻、甜食等,或过度劳累导致脾胃虚弱,食物加工效率下降,形成“代谢半成品”--痰湿。典型表现有大便黏腻不成形(便后冲完马桶有黏腻感)、舌苔厚腻、头面部油腻等。

“腹部是痰湿‘首选仓库’。中医认为‘脾主肌肉’,痰湿停滞时最先松弛腹部肌肉层,脂肪更易在此处堆积,形成‘游泳圈’样肥胖。”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特色护理门诊戎飞玲副主任护师介绍,痰湿具有黏滞重浊特性,容易堵塞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腹部作为多条经脉交会处,更易因气滞血瘀出现局部脂肪顽固堆积。典型表现有饭后腹胀、四肢沉重、动则气喘等。腹部脂肪堆积会压迫脾胃,进一步抑制其运化功能;同时脂肪细胞分泌炎性因子,加剧全身代谢紊乱,形成“越胖越虚,越虚越胖”的恶性循环。

中药膏摩:“热敷+推拿+透药”三合一中医特色护理

体验过中药膏摩特色护理的市民说,一开始中医专科护士会在肚脐眼(神阙穴)闪几次火罐,随后护士会在腹部涂抹具有健脾祛湿功效的中药膏剂,伴随着各种按摩手法,简直“舒服到快睡着”。

戎飞玲介绍,操作时,中药膏均匀涂抹被护理者腹部,沿带脉穴螺旋推揉,药力随手法慢慢直透脏腑。“就像给肠胃做SPA,苍术化湿、茯苓健脾,帮助祛除痰湿。”戎飞玲现场演示手法时,诊室里弥漫着淡淡药香。

打破“单纯减重”误区肥胖防治需多维度干预

据悉,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教育部、体育总局等16个部门于2024年6月启动为期3年的“体重管理年”专项行动,旨在通过全民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改善超重肥胖问题,降低慢性病风险。专家表示,肥胖防治需打破“单纯减重”误区,转向生活方式与医学干预相结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近年来推出减重门诊,将中药膏摩、穴位埋线等中医特色技术与膳食指导、运动处方相结合,取得较好效果,得到越来越多患者认可。

戎飞玲提醒:“极端节食或过量运动可能加重代谢紊乱,痰湿体质人群更需注重调理脾胃功能,避免盲目使用网红减肥产品。”中西医结合的“温和减重”模式正成为减重新潮流。对于需要减重的痰湿体质人群而言,与其咬牙切齿“管住嘴”,不如让中医智慧帮助你“揉”走油腻人生。(通讯员 杨璞 本报记者 杨羽)

来源:江苏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