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养生堂 > 正文

“伤春”忧思重,失眠病中医特色专病门诊来帮忙

发布时间: 2025-04-01 10:26:21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江苏科技报   浏览次数:        字号:[ 常规 ]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日前,中华中医药学会正式发布团体标准《忧思病中医诊疗指南》,规范了忧思病从辨证分型到疗效评估的全流程,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为主要起草单位(排名第三),标志着该院在情志类疾病的中医药诊疗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剂良方重获优质睡眠

67岁的李大爷是出了名的“爱操心”,家中琐事无论大小都要详细过问,渐渐地他发现自己出现入睡困难,睡眠也变浅了,还容易半夜反复醒来,白天经常昏沉乏力,为此十分苦恼。经人推荐,他来到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失眠病中医特色专病门诊就医。

该院主治中医师陈姝艳告诉他,正是平常的多思多虑才导致失眠多梦。辨证发现,老人舌红、脉弦,属肝郁化火之证,遂予以疏肝解郁、理气养血的中药汤剂,联合安神贴、耳穴压豆等中医适宜操作调理。1个月后,李大爷失眠症状明显改善,从需要2~3小时才能入眠缩减至1小时内,睡眠时长也从3~4小时提升到5~6小时。

stock-image-240037622-XL(1)11.jpg

多思多虑易致失眠多梦

进入春季,不少人发现自己比平常更难入睡,即使睡着后也常有梦魇发生,其中患有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的人群表现得尤为明显。陈姝艳介绍,俗话说“伤春悲秋”,春季是心理、精神疾病高发的时节,多变的气候易使内分泌紊乱,引发烦躁、焦虑等情志不调。中医认为,“春三月,此谓发陈”,结合五脏学说中“春属木、对应肝脏”的关系,人便常在春季产生肝气郁结,若情绪波动过大,肝郁化火后便会扰乱心神,导致失眠。情绪紧张、生活作息不规律、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工作、学业压力大,患有基础疾病等也是诱发失眠的主要因素。

针对短期睡眠障碍、顽固性原发失眠、老年性失眠、神经衰弱及伴焦虑抑郁的共病失眠等,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特设失眠病中医特色专病门诊。

“中医认为,失眠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门诊通过辨证施予中药,结合穴位贴敷、耳穴压豆、中医刮痧、中药熏香等特色治疗,能为患者进行由内而外的全方位调理,不仅能改善睡眠质量,对全身理气畅中也有明显效果。特别是添加了黄连、当归、肉桂、茯神等中药材的安神枕,坚持使用可达醒神开窍等功效。”该院科主任、主任中医师刘红权介绍。

睡眠好不好找准这项指标

面对日益普遍的睡眠问题,能显示总睡眠时长、睡眠阶段、醒来次数、睡眠质量评分等信息的睡眠监测手环在当下备受青睐。

陈姝艳介绍,判断是否睡了个好觉,应重点关注“深度睡眠”的时间是否达标,深度睡眠也被称作黄金睡眠,它对修复身体机能、增强免疫能力、缓解疲劳、调节情绪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需要占到总睡眠时长的30%~ 40%(以8小时睡眠时间为例,深度睡眠需达到2~3h)。若深度睡眠时间过短,尽管睡够了8小时,人体也很难有神清气爽的感觉,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大脑过度疲劳、免疫力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陈姝艳建议,可以通过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尽量固定入睡与起床时间,睡前避免摄入咖啡因、酒精,减少电子屏幕蓝光刺激,白天适当进行户外活动等来提升睡眠质量。(通讯员 屈璟秀 罗鑫 本报记者 嵇刊)

来源:江苏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