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养生堂 > 正文

65岁以上老人超三分之一患有耳聋 尽早发现并有效干预才能乐享晚年

发布时间: 2024-06-27 10:32:57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江苏科技报   浏览次数:        字号:[ 常规 ]

6月24日—30日是“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今年的主题为“维护听力健康,乐享幸福晚年”。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性耳聋已成为我国第三大老年性疾病,如何及时发现并有效干预呢?

11.jpg

一旦发生无法逆转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范围内约有4.66亿人患有中度至重度听力障碍。65岁及以上的老年群体中,超过三分之一患有耳聋。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老年性耳聋是全国听力残疾致残原因的首要因素,占比为51.61%。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中,中度及以上程度听力损失比例达11%。

“老年性耳聋的主要临床症状是持续逐渐出现双侧对称性听力下降,主要影响高频听力,但具体表现和发展进程因人而异。老年性耳聋一旦发生无法逆转。”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杨明说,老年性耳聋(或称为年龄相关的听力损失)是全球范围内成年人常见的听力问题之一,其不仅跟年龄增长有关,而且耳科疾病、遗传因素、噪声损伤、耳毒性药物、代谢性疾病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都会导致此病的发生。

杨明介绍,中医对老年性耳聋的相关病因及理论早有研究,比如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老年性耳聋如果防治不当,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健康风险,如语言沟通障碍、认知功能下降,诱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增加日常生活风险。

九种方法自测排查

如果出现以下问题,应该及时去医院耳鼻喉科进行专业的听力检测,以准确判断耳聋的性质和程度,及时对症治疗。

1.经常要求别人重复已经说过的话。

2.经常错过部分谈话内容。

3.经常有人告诉你说话声音很大。

4.在嘈杂的环境中难以跟上谈话进程。

5.多人谈话时难以听清、理解每个人的谈话内容。

6.打电话时难以理解对方所讲内容。

7.经常将电视音量调高至超过正常水平。

8.经常感觉耳朵里有嗡嗡声。

9.听不清门铃、闹钟或电话铃声等提示音。

22.jpg

做好六个方面的日常防护

杨明提醒,家中如有老人出现老年性耳聋,应引起重视并科学对待,且尽早进行中西医结合干预,同时做好以下防护: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补充锌、铁、钙等微量元素。

2.尽量减少不良情绪,避免劳累和精神紧张,生活中尽量不要与人争吵,保持平和的心态。

3.尽量避免长期的噪声刺激,遇到突发性噪声时,要尽快远离。

4.戒烟限酒。长期大量吸烟、饮酒会直接损害听神经和神经中枢,造成脑血管功能紊乱,使内耳血液供应不足。

5.适度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内耳的血液供应会随之得到改善。

6.按医嘱治疗相关基础性疾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容易引起末梢血管的病变,影响耳朵的血液供应,从而导致听力下降。要积极按医嘱治疗,减少对听力的损害。

 

中医助听:防聋按摩“三部曲”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经常按摩耳朵,有助于肾脏的保健和气血的顺畅。最常用的3种方式是拉耳垂、提耳尖和摩耳轮。

拉耳垂:用两手的拇指、食指同时按摩耳垂,先将耳垂揉捏、搓热,然后向下拉耳垂15~20次,以微微发热发烫为度。

提耳尖:用双手捏住双耳上部耳轮,适量提拉耳尖,提拉的时候大拇指和食指顺便对耳尖进行按摩,以微微发热为度。

摩耳轮:拇指位于耳轮内侧,其余四指位于耳轮外侧,揉搓2~5分钟,再往上提揪,以耳部感到轻微发热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