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养生堂 > 正文

孩子为什么总爱眨眼、揉眼睛? 沉迷电子产品 容易诱发抽动症

发布时间: 2021-10-22 09:42:24   作者:江苏科技报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 常规 ]

“孩子刚上一年级,最近总爱眨眼、揉眼睛,以为得了过敏性结膜炎,治疗总不见好,就趁周末休息赶紧带来检查,想不到竟然是抽动症!”记者近日在江苏省中医院了解到,该院周末儿科门诊排起了长龙,其中不少跟小星(化名)一样的抽动症患儿趁着周末前来就诊。

6c022f378ad65d3327574281565db05e_1_600_801_1579_1455.jpg

长假过后,抽动症患儿扎堆就诊

“每年暑假都是儿童就诊的高峰,今年受到疫情影响,不少家长推迟到国庆后带孩子来就诊。并且有临床研究显示,疫情以后,儿童抽动症等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发病率至少增加了20%以上,导致了最近抽动症患儿扎堆就诊。”江苏省中医院儿科主任中医师韩新民介绍。

儿童抽动症发病之所以增多,韩新民表示与环境及儿童生活方式的改变不无关系。“疫情期间,孩子们居家时间长,户外活动明显减少,加之长时间地接触甚至沉迷于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频繁的电光刺激容易导致低龄儿童视神经发育出现障碍,从而诱发或加重抽动症症状。”他建议家长尽量不要让孩子过早、过多接触电子产品。

发病以男孩居多,不及时干预危害大

据了解,儿童抽动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儿童时期起病的神经精神性疾病,可以分为四肢、面部、躯干部肌肉不自主抽动,如频繁地眨眼、挤眉、吸鼻、噘嘴、张口、伸舌、点头等运动性抽动,以及喉部异常,有时还会口出秽语的发声性抽动。发病以男孩多见,男女比例约为4∶1,大多起病于4~10岁。目前,我国有180万~400万的儿童患抽动症。抽动症的病因现在还不明确,考虑与遗传缺陷、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以及电子产品使用过度有关。

抽动症看似小毛病,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但由于孩子表现的异常行为会引起其他小朋友嘲笑,容易造成孩子自信心的缺乏,不乐于与人沟通,时间久了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另外,抽动症共患多动症时还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因此抽动症治疗应该趁早,6岁到12岁是治疗黄金时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尤其进入青春期后不但抽动症不能自愈,而且在成长过程中还伴随许多其他问题,治疗难度会越来越大。

“抽动症属于慢病,具有易波动、易反复的特点,在治疗时较为棘手。”韩新民介绍说,西医治疗抽动症以精神药物为主,有一定疗效,但副反应明显,而中医治疗手段多样,优势明显,除了辨证论治使用中药外,还可以配合针灸、推拿、心理治疗,既可以治愈短暂抽动,又能及时阻断其向多发性抽动或慢性抽动发展。

家长控制情绪,有助孩子治疗

虽然生病的是孩子,但是韩新民提醒,家长的情绪控制非常重要。孩子治疗的效果如何,将来症状能够缓解,其最大的、最明显的影响因素就是家长情绪。如果家长不能控制好情绪,一味地指责孩子,情绪低落、倍感挫败,孩子的治疗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一般来说,当症状频繁发作时,家长不要太过关注,防止孩子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可以通过转移孩子注意力的方法,有效缓解病症。另外,家长们要尽量营造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对儿童要有爱心、关心、细心、耐心、信心,对他们足够的尊重,及时给予关注、反馈和奖励,协商解决问题,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度过童年。

为了帮助抽动症患儿尽快恢复,除了药物治疗外,专家提醒,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尤为用心,注意以下几点:

1.防止外感。适当参加一些文体、户外活动,增强体质,预防感冒,避免过度运动和劳累。

2.调理饮食。饮食要规律,适宜多吃的食物有:蔬菜、鱼、牛奶、粗粮、核桃、莲子、百合、新鲜水果等;不宜多吃的食物有:含过多防腐剂、添加剂、调味剂的食品,煎炸、烧烤、油腻食品,海鲜即腥发之物,可乐、雪碧等饮料,及含咖啡因的食物及饮品如巧克力、咖啡等。

3.培养良好生活方式。

居住环境安静,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配合对儿童进行心理护理,不体罚,多给予鼓励和表扬;控制看电视,不看手机,不打电子游戏等,特别是不要看恐怖、刺激性的节目;每天至少户外体育活动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