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应急科普 > 特别关注 > 正文

“月壤砖”上太空,月球盖房不简单

发布时间: 2024-11-26 15:49:48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中国航天科普   浏览次数:        字号:[ 常规 ]

11月16日,天舟八号货运飞船与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本次“太空快递”的上行物资中,最引人关注的可能是一批“砖头”。原来,它们是由科研人员模拟月壤成分烧制的“月壤砖”,计划开展太空暴露实验,预计自2025年底起分批返回地球,检验其能否胜任未来建造月球基地的重要任务。

 

其实,科研人员畅想建造月球基地已有半个多世纪了。1963年,美国宇航局与波音公司提出了“阿波罗月球探测系统综合模块”概念,希望在月面布置多个建筑模块,以松软的月壤作为防护层,抵御极端环境,设计可容纳6人持续生存6个月。1986年,美国宇航局约翰逊航天中心又提出了“充气式月球科考基地”概念,建设方案包括日光防护罩、由防辐射风化袋制成的通道、热辐射实验机器人、制氧试点工厂、太阳能系统等。不过,这些早期月球基地建设方案受限于技术、成本等,均停留在纸面上。

 1.jpg

“月壤砖”前往中国空间站开展暴露实验

建设月球基地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选址和建材就是需要着重考虑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月球基地选址应考虑4点:一是便于与地球直接通信;二是月面尽量平坦,便于航天器安全着陆;三是受月球昼夜交替影响较小,长期有充足阳光;四是附近蕴藏较丰富的水冰资源。综合权衡各方面条件,在月球两极附近选址建设基地比较理想。

 

不过,根据月球基地的核心任务不同,其选址的标准和要求也不同。例如,如果要建造月球资源开发基地,选址应与月球资源分布状况密切相关;如果计划建造月球科研基地,那么最好建在月球背面,毕竟那里受地球无线电波干扰较少,更适合开展天文观察和空间物理实验。

 

初步确定月球基地选址后,如何经济、高效地施工建造呢?为了尽量降低航天运输和维护成本,有必要通过月球资源原位开发获取建造材料,而且应在材料制备过程中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和操作成本,同时确保材料可靠耐用。为此,能源供应和材料性能两大难关仍有待攻克。

 

一方面,研究表明,在近似真空环境中,“月壤砖”最佳烧结温度是1000~1100摄氏度,将1吨月壤加热至该温度,至少要消耗233千瓦时的能量,相当于100平方米光伏阵列6小时发电量。

 

另一方面,由于月面缺乏大气压,建筑内压依赖结构承受,再考虑到月面极端温差超过300摄氏度,温度应力较大,对建筑材料的抗拉强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月壤基材普遍表现为抗压能力强、抗拉能力弱,因此不宜单纯依靠月壤固化来满足所有性能要求。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国际探月大潮涌动,各国科研单位和企业提出的月面建筑方案呈现爆发式增长,涉及新颖结构设计、无人化施工、太空3D打印技术、月面与地穴勘测等。

 

据公开资料显示,我国科研工作者相继提出了多种月球基地建设方案。

 2.jpg

“月壶尊”月面基地效果图

中国地质大学团队认为,可以尝试利用熔岩管建造月球建筑设施。早期月球遍布高温流动岩浆,其中黏度低的玄武质岩浆边流动边冷却,逐渐形成了一定厚度的外壳,也就是绝热保护层。而内部岩浆仍会流动一段时间,最终形成了深埋上百米、长数十公里、宽数公里的中空管道,即熔岩管。

 

科研人员推测,在月球熔岩管内部,温度变化幅度和宇宙射线辐射的影响相对较小,极端温差很可能不超过50摄氏度,比月面更适合人类生存,还有可能获取水冰资源,有利于开展生物实验。

 

哈尔滨工业大学团队从极地建筑学角度出发,提出了“三叶草”和“中国星”两种月球科考基地设计布局。总体来看,科研人员设想采用柔性快速充气式展开舱体,利用多层夹心结构、多功能防护层,配合月壤3D打印技术,使月球建筑具备多种功能,削弱月面复杂环境的消极影响。

 

华中科技大学团队提出了“像拼装乐高积木一样搭房子”的理念,设计出“月壶尊”月面建筑构型,外形酷似蛋壳。科研人员希望利用月壤烧结出榫卯结构“月壤砖”,由智能机器人施工拼装、堆砌预制模块,同时利用3D打印技术完善连接,防范结构过度变形。同时,将玄武岩高温纤维化,制作特殊防护层,铺设强化层,尽量降低月球建筑风险。

 

华中科技大学团队的方案设想需要具备一个前提,即“月壤砖”满足月球建筑需求。为此,科研人员根据 “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样本,配置出“高仿版”,计划在空间站舱外平台进行为期3年的太空暴露实验,验证其长时间暴露于宇宙环境中的力学性能(抗压、抗拉等)和热学性能(保温、隔热等)。

 

尽管面临困难不少,作为离地球最近、资源丰富的外星球,月球仍有望被建设为人类深空探索的“中转站”。完善的月球基地才能容纳强大的系统,保障人类完成必要任务,为进一步发展太空制造、建设月面发射场奠定基础。放眼未来,月球资源开发和月球基地建设必将成为国际航天合作和竞争的重要“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