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被称为国防“千里眼”。如果把雷达装在飞机上呢?在现代战争中,集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于一体的空中指挥预警机,正是实现“知己知彼”并极大提升作战效能的利器。2013年,我国著名雷达专家、预警机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后他说:“我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研制雷达,然后负责将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应用到预警机上,把设计变为现实。”2023年3月6日,王小谟因病在京逝世,享年84岁。新中国成立75周年前夕,他被追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20世纪80年代,王小谟在调试雷达(资料照片)。新华社发(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图)
“一定要做出世界一流的雷达,为国争光”
1961年,王小谟以八木天线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毕业设计,获得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毕业设计一等奖。他被分配到国防部第十研究院第14研究所(今中国电科14所,以下简称“14所”)总体室工作。
当时我国电子工业水平整体不高,迫切需要研制出自己的雷达装备部队。14所本来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开展三坐标雷达研制,可随着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撤走了专家。
刚参加工作就面临严峻形势的王小谟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出世界一流的雷达,为国争光!”经过苦心钻研,他在世界率先提出脉内扫频方案,为后续雷达研制打下基础。这一创造性方案的提出,比英国人早了一年。
1969年,按照14所“成建制分迁”方式新建雷达研究基地的部署,王小谟来到黔西南大山深处,投身于第四机械工业部第38研究所(今中国电科38所)创建中。对当时的情景,他有8字概括:“开荒辟野,白手起家。”
是年年底,王小谟被任命为38所总体室临时负责人;1972年,他被任命为总设计师,主持研制国产首部集成化、数字化、自动化的三坐标雷达——383雷达。
经过10余年潜心研制,历经无数次试验失败,1984年,383雷达获批定型。其技术指标全面优于美国TRS43雷达,使我国三坐标雷达一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研制预警机的条件已经具备”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上,中国预警机第一次在全球观众面前公开亮相。观礼台上,年过七旬的王小谟流下了热泪。
海湾战争爆发后,预警机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有人说,预警机能做的事情相当于“深夜用肉眼看见20公里外有人划了根火柴”。这种对远距离微小目标的判断能力,使其成为能在现代战争中起到关键作用的“空中帅府”。
从1980年代开始,王小谟着手策划预警机的研制,并组织规划和实施了机载预警雷达的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一定突破。1992年,他调任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军工局局长,正式踏上预警机装备的论证与研制之路,开始推动我国国土防空网从地面向空中的飞跃。
当时,国内出现不同声音,有人建议整机购买,有人主张合作研制。王小谟认为,我国研制条件确实差一些,但只要努力还是有把握的。他在原国防科工委组织的分析会上坚定地表示:“我国研制预警机的条件已经具备!”
1992年,我国正式启动与先进国家研制预警机的合作,项目被命名为“圆环工程”,王小谟任中方负责人。研制过程中,王小谟创造性提出背负式、大圆盘、三面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新型预警机方案,并坚持同步安排国内配套研制,使我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相控阵雷达收发组件、大型天线罩和系统软件等重大关键技术,从而将预警机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2000年7月,由于西方大国阻挠施压,外方单方面中止了项目。但王小谟带领科研团队继续攻关,不到一年时间就成功拿出了样机,让“圆环工程”起死回生,令外国专家瞠目结舌。
“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很幸运”
2002年初,随着“圆环工程”收官,王小谟调任中国电科科技委副主任,负责预警机出口工作。
这本是组织上考虑到他年事渐高,让他退出科研一线的安排。但随着中国电科2004年启动空警出口型ZDK03的研制,王小谟又承担起项目总设计师的重任。他再次绷紧神经,忘掉了年龄和体能,回到了习惯的高强度工作状态。
空警出口型样机研制成功,为我国预警机基于国产飞机平台实现“小平台、大预警”的跨越,提供了重要技术基础,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能够出口预警机的国家。
王小谟一直心系着预警机的发展。中国预警机如何走到今天,未来该向哪去,他了然于胸。“在最初的自主研制中,我们就有着长远考虑。因此第一个型号做出来后,后面的各种机型也都能做出来了。我们现在的预警机已经形成一个非常完整的系列。”他说。
2022年,已83岁高龄的他再次出征,瞄准攻关网络信息体系建设的机遇与挑战,领衔成立了王小谟空基技术实验室。
走一步看两三步,是王小谟习惯的思维方式,科研攻关如此,人才培养亦然。在繁重的研发工作中,他有意识地培养后备人才,让雷达领域涌现出的一批批年轻专家,成为我国军事电子领域的中坚力量。
“栉风沐雨的往昔岁月中留下了一生的坚守,也见证了事业的壮阔,更欣慰于未来后继有人。”王小谟在自传文章《峥嵘岁月,我和中国电子工业同行》中写道,“一路走来,与中国电子工业风雨兼程同心同行,拥抱着春华秋实的峥嵘岁月,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很幸运!”(付毅飞)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