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应急科普 > 特别关注 > 正文

致敬!王永志等4人成为“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

发布时间: 2024-08-13 10:40:56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中国航天科普   浏览次数:        字号:[ 常规 ]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党中央决定,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隆重表彰一批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根据评选颁授工作部署,在各地区各部门反复比选、集体研究的基础上,经组织考察、统筹考虑,产生4名“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10名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其中,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王永志入选。
王永志,男,汉族,中共党员,1932年11月生,2024年6月去世,辽宁昌图人,原总装备部921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宇航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他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主持我国多型号导弹研制、火箭研发和参与制定中国载人航天发展蓝图,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载人航天事业作出杰出贡献。荣获“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1_1132.jpg

在担任总设计师的14年间王永志主持了工程设计、研制4次无人飞行试验和神舟五号、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技术工作从载人飞船到空间实验室再到长期有人照料的永久性空间站他的构想成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三步走”战略

他年轻时曾壮着胆子

敲开钱学森的门

1932年,王永志出生在辽宁18岁时王永志听闻美国飞机在朝鲜战场上狂轰乱炸意识到国家需要强大的国防来守护他放弃了原本做农业科学家的梦想以优异的成绩被清华大学航空系飞机设计制造专业录取(后因院系调整并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其间被派往莫斯科继续学习后来,王永志又因为国家需要改学火箭导弹设计专业
2_1126.jpg

当时,导弹专业非常敏感上课不允许记笔记脑袋记住多少算多少留学期间,由于保密要求十分严格王永志竭尽全力强化记忆力力争多带回一点知识
3_2478.jpg

留学回国后,王永志参与了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型弹道导弹“东风二号”的发射过程然而在试射前夕因为高温导致推进剂膨胀不能灌进足够的燃料导致弹头无法达到计划射程当时,30岁的王永志壮着胆子敲开钱学森的大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被采纳
4_1161.jpg

经过一次次改进1964年6月29日“东风二号”导弹发射成功这标志着我国的导弹事业从此迈向自主研制的道路

60岁担任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绝不能让航天员出事”

1992921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王永志被正式任命为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那一年,他正好是60王永志坦言,东北话叫压力贼大载人航天的难度极大王永志说绝对不能让航天员出事

5_2156.jpg

载人航天工程的重中之重
是保障航天员的人身安全作为工程的总设计师王永志不仅要对工程的重大决策负责更要对载人航天工程的各个系统甚至对几十万个元器件的安全负责他提出了从源头查找问题的“归零”制度王永志说规则制度是根本保障不带任何隐患上天,是“归零”的核心
在王永志的书柜里摆放着好几摞旧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载着关于航天的各种记录
6_4621.jpg

2003年10月15日随着王永志和全体航天人的齐心协力、集智攻关中国人的脚步终于第一次迈进太空“飞云直上八千丈,只手拨云观沧海”这是王永志在神舟五号上天之前送给杨利伟的一句诗
当杨利伟从神舟五号返回舱安全走出来的时候王永志内心一时百感交集“把中国人送上天这也是天遂人愿最后的目标都达成了,无怨无悔”
7_1159.jpg

2022年11月17日王永志90岁生日时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太空为他送上生日祝福网友纷纷直呼
“这是宇宙级生日祝福!”

 8_4746.jpg

致敬!王永志等4人成为“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

改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高级顾问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理想志愿”

2006年5月,74岁的王永志
卸下肩上的重担改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高级顾问仍心系国家航天事业、培养航天人才一直为载人航天事业奋斗多年来,我国不但培养出素质过硬的航天队伍还培养了载人航天精神
王永志说,希望后辈认真学习“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理想志愿继续圆梦飞天”

 11.jpg

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