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应急科普 > 特别关注 > 正文

解读|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

发布时间: 2023-12-20 14:19:17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江苏省地震局   浏览次数:        字号:[ 常规 ]

北京时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截至目前,地震已造成127人遇难。积石山县的地理位置在哪里?当地地质构造如何?历史上发生地震情况如何?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伤亡?

一、地理位置

积石山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全县总面积910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人(截至2022年12月),有保安、东乡、撒拉、回、汉、土、藏等10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64.9%,其中保安族人口2.14万人,占全国保安族总人口数的95%以上,是全国唯一的保安族聚居地。

震中位于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柳沟乡,距离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柳沟乡8公里,距离临夏州积石山县8公里,距离临夏回族自治州39公里,距离兰州市102公里。

image001.jpg

二、地质构造

此次地震位于甘东南活动构造区,属于中国南北地震带北部,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一个重要组成区域。受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长期挤压作用,该区构造活动强烈,发育着东昆仑断裂、西秦岭北缘断裂、临潭—宕昌断裂、光盖山—迭山断裂、迭部—白龙江断裂、塔藏断裂、岷江断裂、雪山断裂、虎牙断裂等多条深大断裂。

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创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徐锡伟分析认为,甘东南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属于南北地震带组成部分,从震源机制解看为逆断层型地震,推测发震断层为北北西向拉脊山北缘断裂。距离最近的断层拉脊山北缘断裂约3公里,此次地震为逆冲型破裂。

image003.jpg

三、历史地震

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震中附近200公里范围内,1900年以来共发生6级以上3次,均为孤立型或主震-余震型地震。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城乡韧性与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高端智库专家高孟潭指出,“该地区广泛分布着一系列大型逆冲断裂带,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的地震,如1920年的海原8.5级特大地震,1927年古浪8级地震,还有一系列7.5级以上地震。因此,该地震带发生6级以上地震,并不罕见。”

高孟潭表示,此次地震发生在拉脊山断裂带附近,该断裂带近年来地震活动并不频繁,但本身处于地震活动的构造带上,因此,具备发生强烈地震的条件。“该地区在我国抗震设防区划图上的抗震要求较高,属于重点防范的地区之一。”

根据以往地震速报消息,距离此次地震最近的5级地震为2019年10月28日1时56分发生在甘肃甘南州夏河县的5.7级地震,相离67公里,相隔1512天。距离最近的6级地震为2013年7月22日7时45分发生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的6.6级地震,相离186公里,相隔3801天。

四、地震已造成超百余人遇难

本次地震震级为6.2级,却造成了超过百余人遇难,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震本身破坏性强。高孟潭表示,相对于同等震级的其他地震,此次地震的破坏力偏强,主要原因是该地震发生在以逆冲断裂为主的构造体系上,是一次典型的逆冲型破裂。逆冲型破裂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引起的地表震动非常强烈,破坏性很强。

2、震区人口相对密集,发震时间为凌晨来不及躲避。

积石山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总面积910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常住人口23.94万人,人口密度263人/平方公里。根据地震速报消息,据移动人口大数据分析,震中20公里范围内人口数约25万,50公里范围内约128万,100公里范围内约419万,震中5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2787米。此次地震周边5公里内的村庄有黄草坪、大山庄、河崖村、积石山民俗村等,20公里内的乡镇有石塬镇、刘集乡、柳沟乡等。同时,地震发生在凌晨,房屋倒塌后人们来不及躲避也是造成此次伤亡严重的原因之一。

image007.jpg

3、房屋抗震能力总体较差。积石山当地的房屋多为土木砖混和木质结构,房屋抗震性能较差。高孟潭介绍,此次地震中破坏严重的房屋,基本上以老旧农村建筑为主,从现有视频资料来看,很多房屋的内部装饰比如吊灯脱落等情况也不少,这也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另外,院墙的抗震能力普遍较低,西北地区的很多院墙建得比较高,地震之后,人如果从房间里跑出来,很容易因院墙倒塌而受伤。后续应该结合风险普查,加强对农村地区房屋安全的管理和加固工作,提升农村地区房屋的抗震性能。同时,也要关注城市地区的老旧房屋,特别是城中村的抗震性能,提升老旧房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image009.jpg

image011.jpg

4、低温寒潮增加救援难度,威胁生命安全。

甘肃积石山县海拔1735米至4309米,县城海拔2300米左右。目前当地最低气温达到零下14℃。发震时刻正值隆冬季节,又是该地区寒潮活动频繁的时期,低温对埋压受困人员的存活率、健康状况都会带来很大影响,对救援工作来说,也会造成很大困难。地震还会导致水电暖等基础设施的破坏,对灾区群众的生活影响也会很大。

高孟谭表示,从历史情况看,12月、1月也是地震多发的季节之一,而且又是北方最为严寒的季节,海原地震就曾因极端严寒导致伤亡严重。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未来要加强隆冬季节高寒地区大地震的应对工作。

image013.jpg

5、山区边坡地基稳定性差。积石山县属于侵蚀堆积河谷地貌,两岸岩性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部分松散堆积物受刘家峡水库水位影响长期或间歇性处于水位以下,岸坡易发生滑塌,岸坡稳定性较差。因此灾区本身属于地震灾害多发区,易发生滑坡、坍塌等次生灾害。此次地震发生后,经次生灾害排查发现,青海海东市民和县中川乡草滩村发生山体滑坡,造成7户19人被埋,消防力量已在现场进行搜救。

资料来源:

中国政府网、人民日报、中国应急管理、新京报等。

郑德文等,构造、气候与砾岩———以积石山和临夏盆地为例[J],第四纪研究,2006年1月第1期。

编辑:陆文静

审核:孙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