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热点 > 特别关注 > 正文

“双11”过后,快递垃圾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 2016-12-02 16:32:2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 常规 ]

江苏科技报》记者 秦婷 陶韬

成堆的快递背后是成堆的废弃包装。江苏科技报摄影记者 刘成贺

买买买,收收收,扔扔扔……“双11”网购狂欢后,紧接而来的便是快递包裹高峰,而快递高峰背后则是海量的快递垃圾。据中国快递协会、菜鸟网络的预测,今年“双11”期间,整个快递行业处理的快件量将超过10亿件,比去年同期增长35%。仅“双11”当天,南京收派快递总数就超过410万件。这些快递包装该如何处理?绿色快递又何时才能实现?在“双11”到来的第八个年头,这依然是未解的难题。

爆仓背后 海量快递垃圾浸没城市

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网购催热快递行业。淘宝某皇冠店卖家介绍,“为保证商品完好无损地送到消费者手中,获得好评,我们一般将商品包装得很严实。产品的包装不仅是打动客户的一个筹码,还能有效减少运损。”外包装塑料袋、纸箱、填充物、商品自带包装……通常,一件网购商品送到顾客手上都被包得里三层外三层。

这样的“奢华”外包装加上一天10亿个包裹的大体量,全年以数百亿计的巨量快递包裹背后,产生的快递包装垃圾究竟有多少?国家邮政局今年10月发布的《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中国快递包装年耗用量惊人,2015年共消耗快递运单约207亿枚、编织袋约31亿条、塑料袋约82.68亿个、封套约31.05亿个、包装箱约99.22亿个、胶带约169.85亿米、内部缓冲物约29.77亿个。其中,仅胶带总长度就可以绕地球赤道425圈。

一名从事垃圾分类工作多年的城管系统工作人员介绍,快递包装垃圾的产生涉及生产、包装、运输等多个环节,且大部分快递均是由省外流入南京。除了纸箱、纸袋等可用于回收再利用外,大量的泡沫棉、塑料填充物、封包带、胶带等最终只能拉去填埋和焚烧。

2016年8月,中国国家邮政局出台《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快递业包装要在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等方面取得明显效果,到2020年基本建成社会化的快件包装物回收体系。尽管已采取了相应措施,但快递过度包装的情况并未缓解。

回收遇冷 企业市民对接成难题

市民又是如何处理快递包装的呢?记者在随机采访中了解到,大部分人会直接把包装扔进垃圾桶,只有个别消费者表示会把包装纸盒留作他用。网购达人陈女士表示,一开始,她会把快递外包装整理起来,卖给废品站,但后来纸箱子越来越多,箱子上还缠着胶带,里面放着各种填充物,处理起来很麻烦,又卖不了多少钱,也就懒得处理,直接扔垃圾桶了。

据统计,目前我国快递纸箱回收率不到20%,包括透明胶带、空气囊、塑料袋等在内的包装物,大部分被送进垃圾场填埋,这些包装的主要原料为聚氯乙烯,需上百年才能降解;如果焚烧,则会产生大量污染物。为此,各界呼吁快递企业建立起回收制度,并推广标准化的快递包装,鼓励用户重复使用包装材料。

发展绿色快递,是针对海量垃圾的有效举措。近年来,一些企业意识到了巨量快递带来的环境问题,纷纷推出上门回收服务,但从实施层面看,回收计划在推行过程中效果不佳。江南大学快递超市负责人陈晓春告诉记者,由快递员负责回收包裹并不现实,快递员送货上门时,通常核对收件人名字后,就匆匆离开,没时间收、没地方放、回收动力不足,这些都是造成回收计划难以落地的原因。

此外,不少快递企业对回收的热情并不高。“原因很简单。因为回收外包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成本远远高于购买新包装的成本,两相比较下自然不会选择吃力不讨好的方式。”陈晓春表示,同时,我国居民普遍缺乏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意识,对于快递垃圾的处理方式多是按照生活垃圾处理。

拓宽渠道 让快递包装尽快“绿”起来

由于快递数量成倍增长,快递污染问题也被反复讨论,快递行业开始进行自我绿色革新,在今年6月举行的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30多家快递企业承诺,到2020年底,碳排放减少362万吨。

然而,成本是制约“绿色快递”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以胶带为例,目前已经有环保可降解的牛皮纸胶带,但大部分快递包裹都是用不可降解的胶带。记者搜索发现,普通胶带的网络售价在20元左右,而同样规格的环保型牛皮纸胶带价格均超过80元,如此悬殊的价格,让很多商家对环保型牛皮纸胶带望而却步。

除了替换包装材料外,加快重复使用包装等举措,也是减少环境负荷的选择。陈晓春介绍,江南大学快递超市设立了专门的拆包区,学生取完件可在拆包区拆卸包裹,工作人员会将材料整理分拣。快递包装纸箱子、泡沫盒、填充物等材料回收后,提供给寄件学生免费使用,包装袋则有卫生人员专门进行处理,然而,目前快递超市里纸箱子的回收量远远超过了寄出使用量。“像硬板纸箱子,理论上可以重复使用至少十余次,我们平时每天的快件入库量维持在6000至8000件,但寄件量仅有数百件,回收的纸箱子很难全数返回到淘宝电商这个原点。”

记者和一些网店店主沟通发现,只要纸箱足够大,又比较新,且质量好,店主们会考虑回收,但回收说起来容易,真做起来比较麻烦,陈晓春希望,行业内可以启动激励机制,打通快递包装材料流通链条,构建快递垃圾循环利用的“闭环”。淘宝卖家在省去包装费用的同时,在寄件端给予优惠,加速快递“绿色化”脚步。

“目前,京东、菜鸟等产业链上的企业已开始积极的环保行动,但是,想要系统全面地解决快递垃圾问题,还需产业链上全部环节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陈晓春表示,快递包装的绿色处理不是一个单独的问题,是个循环,需要物流业、快递业主管部门的牵头,更需要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包装材料研发与回收,建成社会化的快件包装物回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