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科学家,他把自然界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涉猎了当时的解剖学、生理学、医学、化学等许多科学领域。为了弄清哈维刚发表的血液循环学说,他亲自从肉店买回猪肺、猪心,动手做解剖。有人问他:“你现在在读什么书?”他让人看看手术台上的心肺、动物脑袋,回答说:“这就是我的书库。”这个人就是笛卡儿。正是这种科学的观察和实验精神,使他在许多科学领域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从神学到科学的转变
1596年3月31日,笛卡尔出生于法国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8岁时,笛卡儿进了当时欧洲著名的拉·弗勒希神学院接受教育。但是,笛卡尔很快发现,自己在神学院学习的有关人文科学、哲学和道德教条对人类并无多大意义,它不能使人类控制自己的环境,指导自己的命运。为此,18岁的笛卡尔毅然离开神学院,来到巴黎求学。但是,巴黎上流社会奢侈豪华的宴会,毫无意义的应酬和交往,浪费了他不少的时光。
1618~1628年,笛卡儿先后加入了荷兰、德国、捷克的军队。在营地的操场上,在司令部的办公室里,人们经常看见这位青年军官在冥思苦想。原来笛卡尔是在苦思,怎样才能去发现大自然的奥妙?在考虑怎样才能使哲学的命题像几何学的定义、定理一样具有确定性和明晰性?宇宙中的星球原来是怎样的?哲学的第一命题应该是什么?……
1629~1649年,笛卡尔变卖了家产,侨居荷兰,从事科学研究和著书立说。他通过书信的方式与一些著名的科学家联系,探讨数学理论、科学和哲学观点,并由此提出一种新的获取真理的方法——演绎法。除此之外,笛卡尔在荷兰还进行了光学、物理学、医学、天文、气象等方面的研究。这在今天来看,任何一个把精力分散在如此性质不同的学科上的人,成功似乎是不可能的,但在当时作为有才干的科学家,笛卡尔却仍然有机会在他所有感兴趣的学科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并写下了不少著作,如《方法论》、《宇宙论》、《人类论》、《形而上学的沉思》、《哲学原理》等。
笛卡尔的声望随着他出版的著作远扬国外。1649年春天,瑞典女王克利斯蒂娜欣赏他的才华,派了海军上将弗莱明开船来邀请他去斯德哥尔摩讲学。他欣然离开了荷兰来到瑞典。可是,北欧奇冷的天气影响到了笛卡儿的健康,在一个深冬的早晨,他在去王宫的路上受了风寒,不久,他患上了肺炎,最后在1650年离开人间。
涉猎广泛的科学家
笛卡尔在《宇宙论》中宣称:我要把所有科学领向新的途径,改变科学历史的进程。世界只要“给我物质和运动,我将为你们构造出整个世界来”。在他看来,构成天体的物质微粒最初是以混沌状态处在一个统一的旋涡运动中。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引力和斥力的作用,逐渐形成土、空气和火三种元素。在旋转运动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把重的土元素抛出中心,形成行星。轻的火元素则留在旋涡中心,形成太阳。笛卡尔的这一观点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它否定了宗教神学的上帝创世说,成为100多年后康德—拉普拉斯关于天体起源于“星云”假说的先驱。
在论证机械运动中,笛卡尔认为自然界是一架机器,它按照力学的规律在运动着。即使自然界和机器有什么不同,也只是自然界的零件,是眼睛看不见的小东西,但从零件的作用来说,它们都是力学的。钟表作为用指针显示时间的机构,同一棵树作为生长果实的机构都是相同的。所谓眼睛看不见的自然界的零件,就是微粒子。各种自然现象都可以用这些微粒子的形状、大小、力学的运动加以说明。由此,笛卡尔提出了运动能守恒定律,为19世纪的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利用机械论观点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包括人体生理现象,这种看法今天看来虽然不很科学,但是它开辟了科学认识自然界的道路,所以是进步的。
最后,笛卡尔在科学领域中最伟大的贡献,要算他在数学领域中创立了解析几何,即用坐标的方法把几何学上已经定义了的曲线转变成代数方程,从而给越来越复杂的几何曲线预先定下了结论。笛卡尔本人就是用这种方法研究了具有两个变数的二次方程,指出这种方程一般能表示椭圆、双曲线或抛物线。解析几何的建立,使变数进入了数学,引起了数学的深刻革命。它有力地解决了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大大促进了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近代哲学之父
笛卡儿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思想朦胧的时代,神学的鼎盛时期已经过去,人们不再盲目信仰上帝,已经开始用理性来论证上帝的存在。
笛卡尔在周游欧洲各地时,获得了不少社会知识。随着知识的增长,他愈来愈觉得自己的无知,为怀疑和错误所困扰。因此,他得出结论:现有的各种原理和观念的知识都是非常可疑的,惟一的办法就是摧毁旧的根基,对现有的知识和观念一律加以怀疑,然后再设法找到一个确凿无疑的真理,作为知识的基础。这好像在建造一所更新、更美的房子之前,先把旧房子全部拆掉,“把厚土和沙子排除,以便找出岩石和黏土来”一样。
笛卡尔把旧的传统哲学、基督教的教条和教义,由经验感觉得来的知识、从理性推论得来的公理原理,甚至自身的存在,统统划归为怀疑的对象。在笛卡尔看来,他之所谓“普遍怀疑”与以怀疑为目的的怀疑主义不同,它不是为了怀疑而去怀疑,而是为了求得真理性的知识,是为了改造人类知识的原则,反对以信仰为基础的经院哲学和神学。
经过一番论证,笛卡尔开始建立他的哲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有三个实体:上帝、心灵(自我)、物质。他认为心灵和物质的性质根本不同,而且又互相独立:思维是心灵的属性,广延是物质的属性;心灵是能动的,物质是被动的;心灵不具有广延性,不占有空间;物质不具有思维的属性,不能思想。精神和物质是各自独立的、平行的,彼此不能发生任何影响,它们都依赖于、从属于上帝。由于笛卡尔这样来解释物质与心灵的关系,这就使他陷入了二元论的错误。这是笛卡尔哲学思想中的缺陷,是一种软弱性的表现。不过我们应当看到,笛卡尔这种哲学证明,只是为了要上帝来保证从思维过渡到物质世界,用上帝来保证世界的存在,以此求得教会的谅解,为科学发展争得合法的地盘。基于这点,笛卡尔在科学发展上无疑是一个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