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博览 > 科技热点 > 正文

奇特的夹子催眠

发布时间: 2025-04-30 12:33:3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 常规 ]

37奇特的夹子催眠.jpg

有人在实验室做过实验,用活页夹夹住猫的后脖颈,不同年龄和性别的猫都会变得老老实实。它们背部拱起,尾巴夹在双腿之间。

人在痛苦的时候也会把身体缩成一团,可是被夹子夹住的猫并没有表现出瞳孔放大、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特点,所以说它们被夹住的时候是没有什么痛苦的,反而很安逸。科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夹子催眠”。

其实,夹子催眠这种现象在大部分哺乳动物中都会出现,比如松鼠、浣熊、狗、狮子、熊等,除了灵长类和树懒等可以用手抱着孩子、食草动物的孩子生下来就会走路之外,其他哺乳动物几乎都要用这种方式来迁移孩子。

除了哺乳动物之外,其他的动物要么是没有柔软的皮肤,要么是没有牙齿,因此用嘴叼这个动作首先是不能实现的。而且根据大部分哺乳动物的身体结构,四肢和尾巴都不是好叼的地方,所以只有背部和脖子可以作为受力处,而脖子的大小通常比较合适。如果孩子非常小,那么咬后背也是可以的。至于食蚁兽、穿山甲这样没法张嘴的,那就只能背在后背上了。你问我刺猬怎么办?不会跑之前待在窝里头呗。

因此,被咬住之后,动物就得到了一个信号——“妈妈要叼我了”,于是非常配合地保持不动,即使是成年的猫也会立即进入童年状态。很多人会担心在野外这种本能会让它们被吃掉,其实根本不会。因为捕食者虽然也咬脖子,但是咔嚓一下就咬死了,不会耐心到先咬后颈皮肤催眠,然后再杀死猎物的。

但是,如果动物的体重已经足够大,那捏着脖子提起来就会让它感到痛苦,这时就会反抗了。具体事例可以参考狮子或老虎交配的时候,雄性会咬着雌性的后颈固定位置。但是雌性被咬并不舒服,完事儿后马上会还嘴反咬。

在很多动物纪录片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蜥蜴、鸡、青蛙等动物在四脚朝天的时候都能一动不动,陷入催眠状态,但是这种催眠其实是装死的自我保护,而不是真正有安全感的迁移行为。

不过还有一类哺乳动物是没脖子的,比如说海豚,怎么能催眠它呢?答案是海豚不能被催眠的,因为它左右脑之间的胼胝体非常特殊,它的左右脑可以轮流睡觉,所以它本身就没有进入催眠状态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