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高原兴、谢懿 单位: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
确定中子寿命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基本物理学和宇宙的演化。
[图片说明]:“月球勘探者”探测器。版权:NASA/Ames。
中子是亚原子,稳定存在于原子核内。但一旦暴露在原子核外,会在15分钟内衰变成质子、电子和反中微子。中子的衰变率决定了宇宙诞生之初氢和氦的相对丰度,后者会影响恒星形成。因此,精确测量中子寿命非常重要。
通过计数留存的中子,实验得到中子的平均寿命为14分39秒, 误差小于0.5秒; 而通过计数中子衰变生成的质子,另一类实验得到的结果为14分48秒,误差约为2秒。这两种实验的结果并不重叠,其背后的原因也不明,因此孰对孰错暂未可知。
最近,利用“月球勘探者”探测器对中子的寿命进行了测量,结果为14分47秒,误差约为16秒。尽管该结果包含了上述两种实验的结果,且无法排除任何一个,但提供了第三种手段来打破僵局。
中子出现在月球周围,要归因于来自太阳系外的宇宙射线。这些高能粒子会以近光速运动,在与月面发生碰撞时会轰击出亚原子粒子。其中一些中子会进入太空,被“月球勘探者”号捕捉到。月球表面的复杂性是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
未来的金星勘探任务会对金星周围中子的寿命进行测量。和月球表面相比,金星的大气层更加均匀,因此测量误差可能会显著降低,届时有望甄别出先前两种实验中的某一种。此外,空间勘探也将帮助寻找这两种实验结果不一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