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博览 > 科技热点 > 正文

动物生存有奇招

发布时间: 2020-06-05 17:35:23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 常规 ]

自然界,动物要繁衍生息,必须与大自然的各种天敌玩着尔虞我诈的计谋”。 为躲避敌害或者为了捕捉比自己弱小的动物,以获取生存所需的营养和能量,动物便采取了伪装的计谋。这使生物圈里的食物链能够周而复始地循环,保持着生态的相对平衡。

混住羊群  进退自如

图片3.jpg 

被狮子追赶的一只狼,如果窜入羊群,就不用逃命了,庞大的羊群可以避免狮子靠近它,它还可以美食无忧。草蚊子的幼虫采取的逃命策略也是这样,它的身体很柔嫩,必须寻找危险小的地方作它的栖身之所。哪里危险最小呢?草蚊子思考的结果是,呆在蚜虫堆里,周围全是美味,不愁吃喝,而且蚜虫还可以掩护自己。草蚊子幼虫的天敌是草蜻蛉幼虫,草蜻蛉幼虫既捕食蚜虫,也捕食草蚊子幼虫,饥饿的草蜻蛉幼虫有大量的蚜虫可吃时,就不会注意到草蚊子幼虫,而吃厌了蚜虫的草蜻蛉幼虫要想换换口味,则需要花大力气把一只只蚜虫甩到一边去,才能暴露出草蚊子幼虫那柔嫩的身体。而一般情况下,在草蜻蛉幼虫驱逐蚜虫的时候,草蚊子幼虫早已发现敌情,逃之夭夭了,因此草蜻蛉幼虫要想吃到草蚊子幼虫是很难的。“羊群”不但提供了食物,还提供了避开天敌的“围墙”,以及充分的逃跑时间,可见,草蚊子幼虫用“羊群”掩护自己的这一招妙计多么有效!

披上羊皮  吃喝不愁

有一种叫羊毛蚜虫的害虫,喜欢用油蜡状的“羊毛”裹住柔软的身体来保护自己。而且蚜虫一般都被蚂蚁当作“奶牛”来放牧的,如果哪只不知趣的捕食者胆敢靠近,蚂蚁就会立刻冲过去狠狠地咬上几口。但草蜻蛉的幼虫却依然能够尽情享用这种羊毛蚜虫美食。它们是怎么办到的呢?当研究人员把全身光秃的草蜻蛉幼虫放入蚜虫堆之后,它第一时间就是把自己伪装起来,忙活着拔取蚜虫身上的毛,粘到自己身上。当把混在蚜虫堆里的草蜻蛉幼虫身上的“羊毛”人工摘除后,马上就有蚂蚁赶到,咬上几口,驱逐出境。人类曾编过狼披上羊皮骗过猎人,偷偷捕食羊的故事,但这只是故事,而草蜻蛉披上“羊毛”扮演羊毛蚜虫,却是真实而每天都在发生的情景。人类也不免感叹草蜻蛉幼虫的这一招可真绝,并且经常借助草蜻蛉幼虫来防治羊毛蚜虫。

披上狼皮 躲避天敌

人类有“披着羊皮的狼”的故事,但却没有写出“披着狼皮的羊”的故事,不过放眼整个动物界,却时刻上演着“披着狼皮的羊”的真实故事。在动物世界里,有许多千奇百怪、伪装手段高明的动物。有一种白浆果蝇会给自己的翅膀涂上条纹,来模仿跳蛛(一种蜘蛛,白浆果蝇的天敌)的腿,这样,白浆果蝇的整体猛的一看像一只跳蛛,正是由于这种模仿,白浆果蝇躲过了跳蛛的捕食。研究者曾把白浆果蝇和别的果蝇一起放在跳蛛面前,跳蛛则只是捕食别的果蝇,根本不理会白浆果蝇,跳蛛显然是把白浆果蝇当作同类了。当研究者用颜料把白浆果蝇翅膀上的条纹涂掉以后,白浆果蝇就倒霉了,很快就被跳蛛发现而沦为其腹中餐了。 

狐假虎威 阴损之极

虽然果蝇们觉得跳蛛很可怕,但跳蛛碰到蚂蚁,也会怕得要死。尽管跳蛛的个头比蚂蚁大,但蚂蚁的攻击武器更厉害,跳蛛碰到蚂蚁若不赶快躲开,死亡的肯定是跳蛛,因此,一般的跳蛛见到蚂蚁就像老鼠见了猫,撒腿就跑。跳蛛的这种惧怕心理却被它们的一种同类蚁跳蛛利用了。蚁跳蛛长得非常像蚂蚁,其他跳蛛若是遇见蚁跳蛛,二话不说,逃为上策,即使是正在孵卵的跳蛛“夫妻”也顾不上它们的孩子了,显然它们是把蚁跳蛛当作真正的蚂蚁了。蚁跳蛛生成这副模样,当然可以骗过蚂蚁的眼睛,但它们的目的竟然不是躲避蚂蚁的进攻,而是为了捕食:用自己的这副凶样吓走护卵的其他跳蛛夫妻,之后,蚁跳蛛就会抱着跳蛛们的卵饱餐了,甚至吃不了还兜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