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博览 > 科技热点 > 正文

动物如何“看”世界

发布时间: 2020-06-05 17:30:27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 常规 ]

巨蟒、王蟒和颊窝毒蛇类(包括响尾蛇)眼中的世界跟我们的所差无几,只有一个不同:它们能利用红外线“看见”东西。这使得它们能靠体温追踪到1米远左右的猎物。

图片1.jpg 

蛇是利用一个相对简单的器官做到这些的,这个器官叫作“颊窝”,在它们的鼻孔附近。颊窝在不同的蛇身体上有所不同,但大多是一个长有薄膜的小型凹陷,而薄膜上则长有热量感应神经终端,这就好比红外线接收器。这些凹陷长在作为触觉、温度和痛觉感知系统一部分的神经细胞上,而当其被从视觉系统完全分开,两种信息最终都到达同一部位:视顶盖。“在那儿,蛇的空间视觉地图和红外线地图合二为一。”墨尔本弗洛里达工学院专门研究颊窝毒蛇温度传感器的神经学家Michael Grace说。

Grace推测,这个结构使得蛇能够同时感知红外线,并在视觉上看到光线,或者在两者间自由变换。比如,当蛇在黑暗的洞穴捕猎时,它能利用红外线追捕猎物,并原路返回温暖洞穴表面的温暖地带,而当蛇进入温度相差无几的沙漠地带,它又能以普通视觉能力生活。蛇类也许能在清晨同时使用这两种能力,因为这时候光线充足,并且温度足够低,能使它追捕的、体温高于环境的温血动物“脱颖而出”。

以捕昆虫为生的蝙蝠和一些食果为生的蝙蝠,靠回声定位法得到它们寻找食物所需的大部分详细信息。比如,它们发出有时高达120分贝的长啸以及尖叫,这些声音的音量甚至超过救护车警笛的音量。但蝙蝠发出的都是超声波,人类听力之所不能及。

这些声音的回声带给蝙蝠有关周围环境的大量信息。比如,得到回声的时间能反应蝙蝠和某个物体的距离,而从试探另一个动物时所感受到音频的变化,蝙蝠甚至能感知这个动物运动的方向和速度。

这种对回音系统的敏感性非比寻常。近年的一项研究显示,蝙蝠对自己和物体距离的判断的精确度在4~13毫米之内。对以捕食昆虫为生的蝙蝠而言,这个精确度足够蝙蝠用翅膀卷起昆虫送进嘴里了。同时,这些声调极其细微的变化,能让蝙蝠辨别同类,就如同我们能根据说话声辨别人一样。但蝙蝠是否是将回声传达的信息视觉化,以及如此一来,它们是否有能力在捕猎时,在视觉图像构建以及回声定位之间来回转换,人类现在还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