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已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目前,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7亿,其中通过网络获取科技信息的公众比例2015年已上升到53.4%。对此,省科协顺应新形势新要求,突出互联网思维,坚持需求导向,着力科普信息内容和传播渠道建设,加强科普信息资源传播应用,强化应用实效,全力打造科学传播方式现代升级版,以信息化为重点推进运动式、阵地式传统科普向普惠共享的现代科普创新发展。
省科协积极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省财政专项支持下,自2015年10月以来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带动合作企业共同扩大科普公共服务供给,着力打造“门户网站+手机APP+信息大屏+微博微信”四位一体的“江苏科普云”信息服务系统,推动科普信息资源集成和服务共享,向公众提供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参与更便捷的科普服务,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需求,让科学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强调“内容为王”,着力开发面向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质科普资源,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营养保健、节能环保、应急避险等方面内容开发,让科普方式、科普阵地与群众活动空间一起转移,让公众充分运用碎片化时间,接受到更多喜闻乐见的科普信息。
2016年1月省科协专门印发《关于加强科普信息化工作的意见》,2月召开全省科普信息化建设专项工作会议,部署推进全省科普信息化专项工作,列出《江苏省科普信息化资源开发目录》,切实推进全省科普信息化建设。集慧科网、科普云微信、科普云手机APP、科普云信息科普大屏于一体的“江苏科普云”信息服务系统于4月28日正式开通,同期完成苏北5市试点13个县(市、区)390块信息科普大屏布点安装和运行工作,并将于8月6日前完成苏北5市1650块信息科普大屏的布点安装工作。
据悉,省科协力争今年年底在省财政支持下完成苏北所有城镇社区信息科普大屏的全覆盖,支持苏南和苏中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实现信息科普大屏全覆盖;在总结推广信息科普大屏进社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江苏科普云”科普信息在学校、农村、医院等公共场所的落地应用,支持市县科协搭建精准推送科普服务平台,不断提升科普信息化覆盖面,切实解决科学传播“最后一公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