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高发!
为啥过敏的人越来越多?
走 !
赏春去
当心
春季过敏
“天气热了手脚长小水泡”“全身风疹块反复起”“手疯狂脱皮”…… 特别痒、易复发,随着气温上升,皮肤敏感者已经提前感受春季的到来。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皮肤科主任王飞教授得知,春季是过敏的高发季节,最近来皮肤科就诊的病人也在逐渐增多。
01
“敏感肌”天气一热就过敏
市民江女士是典型的“敏感肌”,她无奈地告诉记者,“天气一热,湿疹、瘙痒、红疹样样都来,脸上手上都有,季节交替的时候更明显、频繁。虽然痒的人心烦,但又不能抓,抓破了就会留疤。”久病成医的她也有自己的一些应对方式,“不严重的时候会加强保湿,严重的时候不能化妆,一般会前往医院对症治疗,有时候还得上激素。”
02
春季过敏有三类
王飞主任医师介绍,春季过敏的患者有很多,但每个人皮肤过敏的情况不完全一样,整体上可以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荨麻疹,常有皮肤瘙痒,出现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一会儿退掉,此起彼伏,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和肚子痛等症状;
第二类是常见的皮炎湿疹,皮肤上会起小疙瘩,各种各样的疙瘩,可多可少,瘙痒剧烈,随着温度升高,瘙痒也会加剧;
第三类是丘疹性荨麻疹,由各种蚊虫叮咬引发的过敏性皮肤病,皮肤上可能会起较大的水疱或者风疙瘩。
03
避免过多摩擦刺激
“双手掌细小的水泡、脱皮瘙痒,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属于皮炎湿疹类,每年都能遇到很多这样的患者。”王飞告诉记者,这种水泡一般很小,有时包在皮肤里,瘙痒剧烈,容易反复发作。但目前病因尚不明确,认为与温度高、外界刺激等有关。一般建议大家少接触洗洁精、肥皂类产品,避免过多的摩擦刺激。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这类皮肤病对症外用药后,效果明显,患者好了就可以停药,因为很难避免复发,没有必要长期维持治疗。如果长期用药物压制,药物的副作用可能比疾病本身造成的伤害还大。
04
春季警惕蚊虫叮咬
而随着气温升高,蚊虫叮咬引发过敏的患者也在增多。张先生(化名)前不久睡了一个午觉,醒来发现嘴巴肿得吓人,局部按压不疼,人也不发热,但突如其来的“大包”还是令他害怕。经医生诊断,是由于虫子叮咬嘴唇引起的水肿肿大。“这种蚊虫叮咬可能发生在任何部位,单从叮咬的形状很难判断是哪种虫子所致,一般脱离叮咬环境即可。”王飞主任表示,在家中可以用消毒剂喷一喷,如果在户外,尽量避免接触特定范围的草虫或相关植物。
05
春节过敏高发原因
谈及春季过敏高发的原因,王飞解释道,“这个季节户外活动增多,大家接触空气中的各种粉尘、漂浮物等变多,因此伴发的过敏现象也在增多。”另外,他明显感觉,现在过敏的人群也比以前更多了。
四大高发原因
第一,大家接触的人工制品变多了,比如食品添加剂、洗手液等;
第二,长期处在空调、暖气以及车内等密闭空间里;
第三,活动范围变大,接触外界刺激的东西多了,过敏概率也提升了;
第四,生活水平提升后,大家对过敏的认知提升了,出现不适就会及时就诊。
专家提醒
春季虽然粉尘多,过敏易发,但大家也不要抗拒户外运动,易过敏者可以戴口罩进行阻隔,平常还是建议多接触大自然,只有提高免疫力,才能提高自身对过敏的反应。如若皮肤出现单纯瘙痒,避免局部刺激,对症治疗即可;但因过敏引发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
大咖风采
王飞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皮肤科主任、皮肤病学教研室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激光医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皮肤科杂志》编委
《临床皮肤科杂志》编委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委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编委
研究方向:重症皮肤病、免疫性疱病、神经梅毒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上午、周四上午